第38章 工业系统技术公司雏形(求推荐票)(2 / 2)

加入书签

这些应用需要大量的技术验证,而相关领域公司的采购习惯是不可能单独购买一家公司的PLC,又去另外买驱动器。

在一个需要PLC控制的场合,供应商如果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很难打进去的。这就是单做PLC公司的致命缺陷。

像国内现在这几家,都是要通过代理去卖,不仅行业开拓难度高就连技术也是断层的。

但川腾就不同了。

现在CT200及CT300已经打进众多行业,P100小功率伺服电机也在快速拓展,不同行业的技术沉淀相当丰富。这就为PLC这种控制层产品开发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另一方面,倪长乐作为川腾的“掌门人”,无论是产品思路还是运营思路非常清晰。

像PLC这种产品,其实最难的不是产品开发,而是公司对于系统集成应用的理解。

倪长乐在这方面是很敏锐的。

从小型PLC(I/O点位较少)开始入手,慢慢再切入大型PLC。另外,在大型系统中,必须解决总线技术难点,否则就别想在产品整体运营方面取得突破。

比如一些基础系统组件,都是采用基于MODBUS协议的RS232和RS485通讯接口,但到了控制层,CANbus、Profibus这些协议有些公司就没法搞定了。

所以,孟平在负责CT300升级机型的时候,就已经开发了好几种通讯扩展卡,主要的就是CANlink、CANopen及Profibus-DP等。

换言之,现在的川腾已经掌握了工业系统技术的一些关键。现代工业系统技术公司的雏形初具。

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切入到某个新的领域,或者开发PLC、HMI这种组件,都不会过于困难。只要样机一出来,就能快速得到验证。

孟平、周朗、马东林以及一些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就像是勤劳的小蜜蜂,不断收集花粉然后将花粉团带入蜂巢,使得公司的技术竞争力越来越强。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创新。公司现在通过创新积累的专利和软著,已经超过了150项,其中有20来项是发明专利!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技术人员,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即使是新招进来的毕业生,离职率也很低。

至于业务端,几乎每隔一阵子就有新产品和新的应用出来,相关的市场推广及技术培训就够忙的了。没有人会愿意放弃一个蒸蒸日上的好平台。

原来吕春风、吕华等几个老家过来的,还有单独创业的念头,现在也都踏实下来了。

倪长乐、孟平几人把和伺服有关的技术及产品重点讨论了一会后,就形成了决议。具体细节,倪长乐也不用去问,直接让他们放手去干。

会后,倪长乐就立即约见了又一家有意向的风投。

因为诉讼耽搁了两年之久的新厂房必须尽快建起来。现在的4K平米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

PS: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