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简化版十一抽杀律(1 / 2)

加入书签

 东明港的建设主要是由登州派发来的战俘负责,这些战俘都是先期抓到的较为本分那一群人,罪大恶极的大部分都被送到煤矿干活了。

毕竟身为实打实的登州叛军一员,自己的首级那是货真价实的十两银子,官军在登州为了军功都开始杀良冒功了,若是落到他们手上,肯定是一刀一个都去见了阎王,现在既然命保住了,吃的差点住的差点也没啥可焦虑的。

战俘们每天早上就起床去搬石头和伐木,依照着临清军指挥员的调度干着粗糙繁重的苦力活,吃的也是刚刚能填饱肚子的糙米饭和杂粮窝头,住的地方也是简易的窝棚,但是按照临清军的政策,他们只要在这里干上两年半就能恢复自由身,而且还能拿到一些银子当遣散费,这样的日子比起来在叛军中朝不保夕的日子,确实是好了很多还有盼头。

不过随着战俘越来越多,工地上忙活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太喜欢殴打战俘的临清军看押者们管理之下,这些战俘确实干活效率低下起来,他们其实是在一点一点的试探看守者的底线,倒不是起的晚睡得早,只是干活不怎么积极,懒洋洋地效率低下,整个工程的进度为之一缓。

“大人。”安德森走到营帐之中,看到了正和汤敏商议后方来信的张元彪。

这些时日,大后方临清城的情况都是通过临清商会的信使断断续续送来,因为生产的事宜大多是交给了临清商会掌柜们负责,在整个登莱战争期间坐镇后方的武官为旧军官体系中的大佬吴春才看着,他是留守的自己人负责与官府接洽,而临清军内部练兵千户吴康带着几个不满员的新组建游骑兵百人队一边训练一边支撑几个大营的防御,财务账册的监察和内部政务则是张元彪的老婆黄婉薇带着留守幕僚负责,几个月下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因为临清军和临清商会完成了紧密勾结,在战争期间临清商会还是全力支持临清军在罗山寨的防御战,双方配合的较好,这样临清这个大本营也较为稳定。

“哦,安先生。”张元彪转过身指了指身边的凳子说:“先坐下,这么急着过来,怎么啦?”

“将军大人,现在的工人们干活不行。”安德森说:‘他们都是懒惰的工人,这样下去,在冬季到来之前,连住人的房屋都建不完,到那时候就不适合营造了。’

张元彪闻言哈哈大笑,说:“子和,真的被你猜到了。”

汤敏也不置可否地说:“不如让黄岭那边调集一些青州左卫的老油条过来监督吧,那些人能下手。”

“不必了。”张元彪说:“罗山寨那边的营造也很艰巨,那边更需要董姚他们监督,上次他们递上来的书信你也看了,每天都会有逃避兵灾的百姓前来,那边更需要营造营房收纳百姓,咱们这边修建海港本来就不熟悉,慢一点也行,不过这样下去也确实是不行。”

汤敏和安德森看着突然停住说话的张元彪,等待着下一句。

“拟定指令。”张元彪说完,身后新招募的两个读书人就拿起了纸笔准备速记,这两个读书人是在登莱战役中找出来的书生,一个是秀才,一个是童生,虽然,没啥功名,但可以识文断字,对于一般事务的理解程度也比文盲农民强了太多,此刻都被张元彪留在帐中当书吏,准备培养成为汤敏的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