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朱元璋说这样的,大不大?(1 / 2)

加入书签

 新型屋舍的建造,在十余天内就完成了施工,两种屋型一个有顶一个没顶,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张元彪带着铁厂的高层来参观时,那些管理岗位的人都是惊讶无比。根据顺序先看了没有起顶的平房,这就是传统的平房,是现代中国很常见的建筑,靠着预制板的堆积,很快就能完成建造,缺点是隔热御寒能力差,这些都可以忍受,平房的最大问题是抗震性能差,一旦地震房顶上的预制板砸下来,里边人必死无疑。

当然,这也是后世现浇混凝土建筑技术成熟后才慢慢地淘汰,明朝末年一旦发生大的地震,除非茅草屋,否则一半地屋梁倒塌也是凶多吉少,只能说是致死率低不能说危险全无。

所以考虑起来造价和时间,这样的平房还是很有优势的。

一行人进入就是这房屋的地面,全是混凝土浇筑的,很是整洁,因为明朝的老百姓一般就是土质的地面,一扫地都是尘土飞扬很难受,有钱人家也不过是铺些砖石,那造价可是很高的,这样的混凝土地面简直是要逼格有逼格,要干净有干净。

再看那些墙上,都是厚厚的白石灰刷浆,看起来就让人舒服。

至于那房顶,更是稀奇,居然是平的,在张元彪的设计者,一侧还留有楼梯,可以让人上房顶上观看,这么轻轻松松地就能上到房顶上,不管是修理还是晾晒东西都很方便,如果再加个围栏,那样的效果简直是更好啊。

当然,为了防止这预制板的断裂,张元彪也只是让大家轮流上去看看。

当然这样的房顶还是要加工的,这个年代没有良好的防渗材料,虽然这些人也都习惯了下雨天房子漏水,但是张元彪还是打算在上边铺设厚厚的油毡,然后再糊上一层的水泥找平,至于这房顶,还是不建议人上去踩踏,免得把那些防水材料给破坏了。

“这屋子平平整整,五天就能建起来,真的是神速啊。”铁厂的负责人颜洪龙赞道:“尤其是这预制板,简直是张元彪大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想法,这样一来,只要按照大人的图形制作,就算是从南京运过来也能给北京的房子用,简直是方便至极方便至极啊。”

“我看这预制板的名字太一般。”一个年老点的掌柜捻着胡子说:“不如就叫张公石吧,以此来命名,我看,一定能让百姓们都记得张元彪大人的英明神武。”

然后就是一堆彩虹屁,在此不表,反正就是当个大人物或者有钱人,想听到彩虹屁易如反掌。

众人说了一会,刚才彩虹屁的一个老者突然话锋一转,说“:只是这平顶的屋子,恐怕于理不合,不知道这风水的布局是否得当。”

我尼玛,又是风水。

一帮人刚才还彩虹屁,这会都不吭声了,看着这个四四方方的房子陷入沉思。

“我说各位。”张元彪清清嗓子说:“四方形的房子,自古就有,各位都是饱读圣贤书的道理,岂不知天方地圆的说法,我们大明朝的龙脉起于南方,借着水龙才克复中原,打跑了蒙元,正好印证了这四方安定的说法,我们的帽子还有四方平定巾,那是太祖皇爷为了我华夏国祚制定的风水秘术,读书人带的越多,越能为我大明积攒龙气,保佑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