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奸商张元彪的竹子混凝土楼板(1 / 2)

加入书签

 谁不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对于回家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抗拒呢?

百姓辛劳一生,只要能为子孙留下房屋,就能给一家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庇护家族的大事,所以是盖房子格外的上心,除了要攒钱给泥瓦匠木匠们工钱,还得备好使用的砖瓦和石料,有些人一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了盖屋子上,为此能花十几年去筹备物资。

有些农民在路边种树,只为了十几年后有木头能盖房子。

有些百姓夏天的时候不停地收集蒲草,还不是为了给未来的房子有个防水的顶层。

这样困苦且低效的盖屋模式,在铁厂宣告结束了。

只要能付得起首付,并且有人愿意为其担保,或者本身就是铁厂的工人,那么恭喜,十二两银子就能获得一套属于自己的砖瓦房,不需要自己动手去收集材料,也不用担心营造房屋的工匠搞破坏。只要交钱就能得到一个房子,建好后就能搬进去住。

这种房子不仅坚固,还保温性能良好,功能齐全,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够提供私塾与郎中,四周会布置上商业街,就连那饮用的水,也是从一侧的山泉引流而下,完全免费不花钱。还会搭配花园湖石,简直是优秀到不行。

山巅之城的一期还没有盖,就被铁厂的工匠们包完了,为了这个房子,他们就签下了连本带利四十五两的契约,约定在二十年内还完,这是正儿八经的霸王条款,万一借贷人挂了,他的儿子也要到厂子里来干活还债,直到把钱还完。

这样毫无人性的借贷契约一经亮相,兖州城的百姓都疯了。

看似敲诈,但是在铁厂做工是个大好事,给房子还保证工作,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二期只是画个图出来,数百人就从城里蜂拥而来,简直是有多少就要多少,为了抢到房子可以买,很多的淳朴百姓在外边开始了全武行,打的那是不可开交。

“这房地产事业可以啊。”张元彪站在观察哨上看着样板间外边扭打在一起的人群,淡定地说:“你们在这边,可以招募更多的人加入护厂队,把那些流氓地痞都拉过来,不用训练他们厮杀了,让他们去盖房子,让他们也去买房子,鼓励他们去结婚生子,这么蹉跎上三两年,一个流氓就会变成一个整日忙着材米油盐的好丈夫好儿子,到那时候,这些有工作和家庭的男人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战士。”

史家兄弟那是点头如捣蒜,他们已经是张元彪兖州建筑材料商行的执行人了,下一步在兖州铁场附近,还要开设新的水泥厂和预制板厂,就连砖窑也要再开几个,当然,这里边还是少不了大资本家的俱乐部---临清商会的支持,张元彪对于体制化的计划经济缺乏信心,还是靠着市场经济那一套搞竞争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的兴盛不衰。

新式的房屋外观喜人,新规划的小院子也是喜人,短短三天的时间,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卖出了,收获了大量的银钱。

第一期的建设随即展开,新招募的一群建筑工人被拉到那一片的空地上开始清扫地面,几个张元彪亲自调教的新一代技术员拿着棉线和白灰在地上分割着位置,这里边有的地方要要清理,有的地方要抬高,更多的地方则是需要人把碎石给清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