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慕名来投(2 / 2)

加入书签

“还没打完呢,哪那么多畏畏缩缩的?你这人好麻烦——”公孙续一大早被刘封挖了起来,本就有些不爽,肚子又有些饿了,这会见着刘封却这里跟一个穷酸啰嗦个没完,声音便不客气了起来。

刘封瞪了公孙续一眼,向那书使歉然一揖道:“我这兄弟最是生性急躁,先生莫怪他。刘封军情繁忙,怕是不能再此多呆了,若是先生不弃,可否与刘封一路同行,待刘封细细与先生解说?”

“朱虚侯并不认识在下,为何就如此信任在下?难道不怕在下别有用心对朱虚侯不利?”那名书吏听刘封公然邀自己同行,眼中浮起感佩之色,声音却还极是镇定,不露一丝异色。

“我观先生举止胆略,将来必非池中之物,又怎会与刘封以性命相搏?且董卓为人虽然残暴不仁,却也是个识才重才的豪杰之人,以先生的胆略识见,董卓当无弃先生于险地的可能。”刘封笑了笑,他心中其实也有那么点犹豫,他可见识过刺客的本事的,而且至今都还不知道那名几乎置自己于死地的刺客是什么人遣来了。

“在下冯翊张既,字德容,蒙公子不弃,愿附公子骥尾,请公子收容!”听得刘封说得真切,那名书吏眼圈一热,躬身一揖拜倒在地。

公孙续登时瞪大了双眼,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快快请起!”刘封紧走两步将他扶起,心中却在盘算着这个张既是什么人?观他胆略举止,若不早死,当不会量个藉藉无名之辈,只是自己却没有什么印象了。脸上却不敢将心中的疑惑有丝毫表现,诚恳的向张既致意着。

其实刘封自到这个时代以来,也曾下过苦功收集这个时代的各地人文资料,像一些显赫世家,州郡望族,他大都了然于胸。其他的声名显赫之辈,像李儒赵云等人,虽然家世清寒,一个隐在幕后一个藏于深山,还都不为世人所知,刘封却对他们的能力为人清醒得很,至于其他的的名气稍差又家世清寒的,则不可能一一记住了。

这个张既其实史上也是以治略知名的一个人物,《三国志》有本传的。不过因为其门第低微,也还靠家里薄有余财数年下来一直充任郡吏,眼下还不为人所重视。

相较之下,刘备刘封父子此时也算是名震天下的英雄豪杰了,在出身寒门藉藉无名的张既眼中,那份量还是很足的。当然,在那些世家高门眼中,刘备纵然拥有汉室宗亲的名头,始终还是暴发户一般的存在,并不怎么受重视的。眼下这些豪门世阀所真正仰重的,还是袁绍这种与自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世家子弟。

但同样的,像袁绍这种高门子弟也不会重视像张既这样一个藉藉无名的寒门子弟。对寒门子弟来说,不论自己如何才略过人,袁门也是高不可攀的。这也是为何曹操高举“唯才是举”大旗的时候,身边为何迅速的聚拢了如此众多寒门人才的原因。

张既出身寒门,虽然为郡吏多年广有建树,却一直不为人所重视,本人又是不甘于现状了,正在年壮气盛,眼见着董卓乱政,早就按耐不住要跳出来干一番大事了。对于刘备父子的为人,张既也是小有了解的,何况还有个邻郡的亡命之徒关羽做榜样,张既便有些期待了起来。这几日他正在本郡夏阳依例巡视,听说刘封率兵寇掠河东,心头一动单枪匹马就追了过来,这才有了在安邑城的一幕。

“像张既这般鄙陋之辈也已从冯翊赶来,此时董卓想必也早已知道了公子的计划,若是再孤军深入,既只怕会掉入董卓口袋中,公子……”张既欲言又止,虽然短短的片刻交谈中,他便认定刘封是个没有架子听得进话的人,毕竟还是初来卓到,有些话他还是不敢说得太明白了。

“德容所虑,我亦深有忧惧,不过关东群雄逼近,董卓怕也是抽身不得了。”对于这第一个论同自己慕名投奔自己的人,且不论其才识如何,这一份进步就足够刘封窃喜过望了。对于这第一个意见,刘封自然重视得很,对张既的疑惑也不由的深思的起来,只是话里却有意的再一提,虽然他也知袁绍根本就没那心思打进洛阳了。

张既摇了摇头,道:“不然!关东群雄兵合力不齐,人虽众却无济于事了。若是董卓一心对付公子,则公子形势堪忧!”

“如此,德容以为,下一步该如何是好?”刘封心下一喜,驻马问道。

一直以来,刘封都苦于身边没有一个能给自己出谋划策的人,田丰钟繇智略都不错,只是田丰要留守中山看家,钟繇要守着开发并州,这两处都是重中之重,换了别人还做不到。对于一帮子貌合神离的家伙联合讨董能获得什么战果,刘封并不抱以多大的信心,左右不过是抢个名头罢了。而并州和中山若是有失,父子两便要无家可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