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惊变(上)(2 / 2)

加入书签

“凉州士民无不视董卓如天人,无董卓,则凉州精锐不过一盘散沙,再不能成事。倘若日后天助大汉,司徒事成,但请司徒网开一面,只诛首恶,从者不论,以免逼狗入穷巷,最终狗急跳墙,反起伤人!”刘封想了想,还是将这话说了出来,却不知自己是怎么心思,若依并州的利益,自然是天下越乱,朝廷越是威仪扫地,走投无路,他的机会也越大。其实这一番话,对刘封来说,却是不智得很。

王凌闻言却是脸上一白,微微一笑道:“刘公子今日赦免了王氏一族,是不是,也是基于同样的心思?”话一出口,便又大悔了起来,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刘封的这一番话,都是善意的提醒,只是王凌自己刚从鬼门关上回过,内心确确实实也对刘封的网开一面生起感激之心,情同此类,难免便有些神思过敏了起来。脸上一红,起身与刘封深施一礼,歉然道:“王凌惭愧,一时言语无状,请刘公子不要放在心上,如此恩情,王凌必不敢忘!”

刘封也知自己有些用词不当了,对王凌的反问便也不放在心上,淡然一笑,道:“得失权宜,以司徒之智,当不难明白,刘封只怕司徒存了除恶务尽了心思,反伤了自己。”

“多谢刘公子提醒,若是真有成事的一天,王凌一定提请叔父,详加考虑刘公子所言之事!”收起心中的不安,王凌起身长立,深深的与刘封一揖。虽然种种纠葛,他是再难与刘封交上朋友了,只是刘封的这一份情,却让感激不已。

刘封看王凌如此心态,也知这事王允叔侄应有七八分把握了,只是这种事是绝不可能有个确定的时间表了,便也不再多语。拍了拍手,一个侍卫捧着个包上来,刘封也站了起来,与王凌重重的一揖,道:“经着晋阳之变,彦云与我,怕是再难为友了,若再多留你,恐怕徒惹了有心人的猜疑,这里有些盘缠及换洗衣物,彦云俊达之达,想当不会矫情罢?”

这一拜,却是刘封感佩王允能大智大勇,舍家为国之壮举,虽然不知道王允一家在最后长安为李傕郭汜所破时有几人能够逃过这一场劫难,王凌死生如何,他这一次再回长安,怕不正与当年荆轲易水之别,情形有异,壮怀何差!

王凌也感觉到了刘封对自己叔父真正出自内心的敬意,郑重的接过这个包,捧在手中,慨然道:“大恩不言谢,此事无论成败如何,王凌都不忘刘公子今日相送之情!”

刘封转身抬起酒坛,与王凌满上一碗,也给自己添了一碗,递到王凌面前:“彦云此去,生死未知,请满饮这一碗,今日一别,不论日后是敌是友,请彦云记得刘封这个朋友!”

王凌接过酒,鼻息顿时有些急促了起来,深吸一口气,仰头一饮而尽,罢了,却又长长的吐了一声,似着御了千斤重担一般,说不出的轻松,双眸却已染上了血红之色。突然“呯”了一声,将手中之碗,狠狠的砸在地上,激起了千般碎片,四下飞溅,王凌再不发一言,冲刘封重重的抱拳一礼,转身大踏步出了营门而去。

英雄一去,大树飘零。

刘封微微有些失落,只静静的看着地上陶碗碎片,突然自失的笑了起来:“好好了一只碗,干嘛就砸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

试顽的一句话,从他口中出来,却是黯淡无比。

王凌的身影却又折了回来,仿佛没听着刘封这句话一般,只静静的看着他。

“彦云因何去而复返?”刘封有些奇怪了起来。

“有一个疑问,没得解出来,王凌就是死,也死不瞑目了!”王凌面无表情,认真的道。

“彦云但说无妨。”

“你是怎么看出我叔父的心思的?”王凌轻呼了口气,缓缓的道,这一句话,却又似着分外的沉重,压得他一直缓不过气来。

“嗯?”刘封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道:“司徒一生为官,刚直不阿,出了名的嫉恶如仇,当年十常侍之凶顽,司徒视若无物,而今董卓逆天行事,人神所共愤,司徒却能与他曲礼相事,事有反常即为妖,我不过大胆猜测一下罢了,却想不到误打误撞,当真蒙对了。”

误打误撞瞎猜是有的,然而如此确信,却不是这个原因。

王凌迟疑的看着刘封,仿佛要从他闪烁的双眸中翻出什么出来似的,却又一直没能确定,然而,他又有什么理由还要欺骗自己?王凌突然“嗤”了一声惨笑了起来:“叔父性情如此,对此事有所怀疑的人,只怕不在少数罢。”

一旦事泄,阖门老弱,焉能再有孑遣?

说罢这话,王凌当真不再言语,转身就走。

刘封却怔怔的看着他,直到他的身影在消失在茫茫细雨中,突然更有一种失落涌上心头,最后,却化为了轻轻的一声叹。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

……

次日,太原王氏叛叛刘备逆迎袁绍一事,终于有了结果,自王祈以下亲围子弟被诛三百余人,王氏族兴老宅,血光一片,太原王氏在并州所有田产,除了王柔一门,尽归了州府所有,赫赫太原王氏,除了在外在外为官及游学的,就只剩王柔一门,奉扫祖先宗祠。此事虽酷,却也在情理之中,世人伤叹王氏灭门之惨,却也同时慑于刘封行事之烈。

然而,更出人意料的是,王氏一门所有妇孺老弱,刘封却一概不论,更不贬斥为奴之类,听凭王柔兄弟收养,至于王祈以下王氏死难者,也听凭王柔收敛。

事后,王柔依仍在职西河太守,所有见存王氏子弟,闭门读书,再不与人有任何交集。

另一件事,同样更令天下人惊讶不已:并州所俘四万余袁军步骑,包括雁门为张郃所收降者,共计五万余人,刘封下令,发放干粮,尽数遣返,无论将校士卒,一概不诛。

很快的,这些人回到冀州,又重新为袁绍所收录,经历了一番战场杀戳,依然是袁军最精锐的所在。

很多人还在迟疑刘封的这个不智之举时,幽州公孙瓒,在初平二年冬出兵扫荡塞外,终于得到累累丰收,携大量俘虏马羊归来,很快的,兵发冀州。

~~~~~~~~~~~~~~~~~~~~~~~~~~~~

不好意思一下,昨天晚上发了第二章,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变成了连发两遍,累几个朋友收订了,温陵万分抱歉,这确实,真的不是我有意的。好在钱也不多,呵呵,每个人8分钱,算一次给自行车打气一毛钱,朋友们就当是给我打点气好了,我估计,要让编辑返还的话,很有些技术难度的,再一次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