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沂州镇的野望(1 / 2)

加入书签

 ,1635汉风再起

1654年7月25日,平安岛,风台港。

两艘齐国琉球舰队辖下的武装商船和一艘沂州镇的移民船缓缓地停靠在风台港码头,一群吕宋土人在几名码头港务人员的驱使下,一脸不情愿地慢慢走到船只泊位,准备卸载到港的货物。

鸿胪寺少卿纪常荣等一行外交使团人员神情疲惫的走下船来,因为与日本幕府建交谈判不顺畅,众人几无兴致,与几名风台港当地官员只是简单寒暄后,便带着随行官员往城中官舍而去,打算在此休息几日,再择机乘船返回本土。

平安岛被齐国纳入辖下海外领地已经十五年了,当年因为一场风暴,使得一艘移民船意外的漂流到此岛,然后卸下移民,建立临时营地,以做暂时休整。后来,因为这座岛屿是东部移民航线中最为重要的节点,齐国随之将其占据,并着力进行一番建设,成为东部航线的一处关键补给中转点。

后来,因为要对付吕宋的西班牙人,齐国便加大了对该岛的建设力度,迅速将其建成吕宋地区最为重要的齐国后勤补给中心,有力地支持了齐国海军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

平安岛多丘陵和低山,最高峰海拔有一千米,终年湿热,到了6-10月,台风频发。岛上东北海岸是平原,土壤肥沃,是该岛最为主要的稻米产地。另外,岛上森林茂密,产硬木,还有大量的野生蕉麻,可为本土造船业提供充足的船材和索具。

因为风台港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均大大优于北面的平安堡,因此吕宋总管区在对凤台港进行一番大力开发建设后,在七年前,将政府驻地搬迁至此。

不过,这几年,随着齐国相继占据夷门岛、会宁堡、吕中岛后,吕宋总管区又有了转移政府驻地的打算,准备将治所迁移到吕中岛的汝宁堡,以更好的管理辖下数个吕宋领地。

到港的三艘船,装运的物资很少,只有少量的棉布和硝石,而大部分舱位,都给了来自大明的移民。不过,从沂州镇所属的船上,却是下来了一百多名身材矮小的日本流浪武士,一个个虽然神情委顿,但仍自强打精神,想努力地站直了身体,表现自己的武勇和强悍。

随船而来的沂州镇后营统制官施元平径直找到码头上的齐国官员,请求对方给予那些下船的移民食水补充,安排临时休整营地。至于其中花费,届时可直接寻沂州镇驻平安岛代表处核销。

“施大人,你们沂州镇弄这么些日本流浪武士来,是又准备对附近土人部落展开清剿行动了吗?”一名与施元平相熟的齐国官员笑着问道。

“我沂州镇欲往北方扩展,那里土人凶蛮,伤了我们不少移民,我们准备对其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清剿活动,彻底荡平该地的土人部落。”施元平回道:“据说,两百里外的东北山区发现了若干金矿和铜矿,你们吕宋总管区可有意派兵前往?”

“金矿和铜矿?”那名官员眼中立时放光,“矿藏丰富吗?不过很可惜,岛上的部分乡兵已经抽调至和乐岛,去打土人了,恐怕短时间,还真挤不出太多的人手来。”

“我沂州镇官兵从征剿的土人部落里,寻获了不少金子和部分铜质矿石,想来矿藏应该比较丰富吧。”施元平笑着说道:“若是你们平安岛上的留守乡兵想发一笔小财,可志愿报名前来我沂州,共同往东北山区清剿那里的土人。”

虽然整个平安岛人口只有三千多人,轮值乡兵也不到两百人,但多一份军力参与沂州的土人清剿行动,那多少也能扩大清剿范围,为沂州增加更多的生存空间。

十余年里,靠着齐国的庇护和支援,沂州镇从不到八千人,仅一处据点,现在发展到人口规模至四万多人,大小移民据点数十处,势力蔓延至整个沂州湾地区。

两年前,更是随同齐国攻入郑芝龙所属的吕宋领地,大肆掠夺其人口和物资,着实壮大了沂州的实力。后来,郑芝龙及时反正归明,两家也如约撤出了郑氏吕宋领地。

不过为了挟制郑氏,防其反复,两家临走时,占据了塔亚巴斯湾北岸一个叫卢塞纳的海边据点,改名兴化堡,并于此修筑城堡,建立基地。该地距离郑氏领地江州仅一百二十里,就是距离郑氏吕宋领地首府--龙州也不过两百多里。算是在郑氏的腰肋处,插入了一把尖刀,同时也阻断了郑氏继续往吕宋岛东南部的发展路径。

随着沂州镇的势力逐步扩大,其内心野望也随之滋生。最近,沂州镇几位主事的统领试探性地询问齐国高层,对于他们建国称制是何意见。

齐国官方对沂州建国,表现得非常大度,但有一条,暂时不能称王。开玩笑,我大齐王国尚未称帝,你一个附庸地方势力,如何能称王,称孤道寡,还与我大齐平起平坐。

沂州镇上下对于是否称王,也不在乎。反正只要允许我建国称制,自立于吕宋,那我们这些辛苦搏杀十几年的吕宋劳工苦力,就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届时,你们齐国大王称帝,做了皇帝,那我们沂州镇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趁势称王,那也是应有之事。

因而,沂州镇上下近期弥漫着一股兴奋和昂扬的情绪,准备在建国称制前,先将周边土人势力彻底清理一番。然后,办一场风光热闹的建国大典。当然,为了尊重齐国的宗主地位,沂州镇少不得要请求齐国对其进行册封,成为大齐王国正式的藩属邦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