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借力打力(十一)密使10(2 / 2)

加入书签

“殿下,这是大清天子发下的第六道敕谕了。上面说天朝什么时候发兵没有?”

见尚泰失神落魄的无话,他的堂弟、琉球国相尚真给四王子尚顺使了个眼色,尚顺小心拿过敕谕跟尚真凑到灯下仔细观瞧,许久,尚真长叹一声:“殿下,我琉球无望了,天朝、天朝真的坐视不救了!臣有罪!”抱着国王的双腿大放了悲声。

只有十八岁的尚顺瞪大了眼:“父王,叔父,大哥在北京还没来信呢,儿子看天朝对我并非要坐视不管。您瞧!”

尚真扶着尚泰站起身,尚顺言道:“上几次大哥来信,说大清皇帝对他和紫巾官黄初恩荣深厚,连日常的饮食用度都是从大内发给!帝师李鸿藻师傅也是三日一见,并没有任何怠慢,我们在福州的琉球馆的官员也报称,闽浙总督何如璋大人对待琉球商人、官民一概照常,也没有异动;就连大清皇帝传谕每次不都比往日赏赐了更多的金银珍宝?”

尚泰被儿子说得一愣一愣:“是啊,那为什么天朝不发援兵,坐视日本兵驻扎?”

“那是您和叔父见事不明。您瞧这句:……琉球毕竟非大清领土,朕每令总理衙门交涉,日本屡屡托词狡辩。然琉球世称恭顺、世为天朝外藩之首,如一概任由日本肆意妄为,不仅琉球不保、亦失天朝体面。惟王克勤稳重,虽有日人盘踞万不可随意移动,侯朕旨意。若天下一统,华夏方隆,日本绝不敢越洋胡为!如卿稍有差池,琉球宗嗣绝灭之日即日而到!望卿三思、三思。特谕。”

“这能看出什么?”国相尚真焦急的问。

“拿出那五道敕谕对比,如果儿臣没有记错,这句‘天下一统,华夏方隆’在那五道诏书里都有出现。”

二人急急翻开看,果然有那句话。

“儿子,你的意思是?”

“儿臣大胆猜测,父王,大清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只是我等一直没有参破而已,我琉球跟大清再亲近也是外藩,我土地人民并非大清领有,名不正则言不顺,出不出兵也就是皇帝陛下一句话,大清所以不出兵也正因如此,儿子想,假如……假如我琉球……”下面的话尚顺没敢出口。

“你是说大清皇帝让我们纳地称臣?!把所有土地人民献给、献给大清?!”恍然大悟的尚泰惊叫道。

“轰隆隆!”一道霹雳划过夜空,照亮了御殿所,尚泰惨白的脸哆嗦着手,诏书像吐着红芯子的毒蛇,随手一甩,砸到了尚顺脸上。

“不,我们、我们琉球传国十九代,难道就、就葬送在我的手里?!国相,你看还有什么好办法?”

尚真长长嘘了口气,“殿下,恕臣直言,我琉球已然到了生死关头,俗语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全取其重!自明嘉靖年间,我们一直向大明和萨摩藩称臣纳贡,已历二百年。今日本统一、大清在侧,我国如再犹豫不决,必亡于其一!我国语言、文字、衣食、文物、武备、建筑无不仿造于中华,我民族与华夏实为同种源流。归附大清,那不是亡国,是水流归大海!认祖归宗的荣幸!今后我国要比朝鲜、安南、暹罗诸国更为高贵。如亡于日本,不仅为世界列强耻笑,就是大清也不会放过我国!大清虽国是日弱,毕竟是东亚第一大国。臣听说李鸿章正在扩建北洋海军。日本再强,也不过领有四岛,孰重孰轻,孰优孰劣,请殿下裁定!”

尚泰无言以对,殿外电闪一个接一个、照的大地白昼一般,四周雷电风雨搅得周天混沌一片。瓢泼大雨打在他的心里,冷的他激灵灵打了几个寒战!

“为什么?为什么!前有野狼、后有猛虎。我、让我好好想想、想想……”

子夜时分,风雨渐小,尚顺的轿子刚到府门口。旁边闪出个身穿雨衣的黑影:“禀报王子!小人刚从闽浙总督何大人那回来,何大人让小人带回大清皇……”

“闭嘴!进府说!”紧张的四处看看,尚顺拉着黑影急匆匆进了府邸。

首里另一条大街上,是国相尚真的住所,一大溜车队进了后门。“国相大人,这是北京送来的,一共十万两,全是内务府的京锭,上边说了,要是您……”国相府的管家神秘兮兮,

“你再替我去趟北京,千万别让大王子他们看见!直接去内务府见毓大人!就说主上正在考虑,不几日就有消息……”

山雨又来,首里城被笼罩在一片黑雾中……

这几天更新慢,大家莫怪。因为工作原因,大大向大家道歉,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各位读者!精彩继续!

出兵琉球!<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