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权一统7(1 / 2)

加入书签

 “号外!号外!清国发生政变!十二岁光绪皇帝铁腕粉碎亲王兵变!下诏重组政府!号外!”洛杉矶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几个报童收举报纸大声呼喊,引来不少掏钱买报的绅士、女士。洛杉矶最大的旅馆里,焦头烂额的两个中年人大声呵斥着下人去打探消息,美丽国政府邀请其考察的医疗、公共教育项目被无限期的推迟了。

恭亲王奕和醇亲王奕譞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自打出国,超过600人庞大的代表团先是去了日本,待了些日子,大开眼界的众人汇集了考察资料刚到了美丽国见识了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社会氛围,没料到大清就出了事!虽然两人在京时早就感觉到会出事,万万没料到礼亲王世铎会闹出这么大的变故。

奕还能稳得住,不顾每日哭泣的七弟,赶忙连夜让人把当地的报纸买来由外务部左侍郎伍廷芳指示着翻译们口译,不料乍闻大变的两人更加头疼,各种小道消息和风言风语闹得满世界风雨。有的说北京城被叛军烧毁,皇宫里死尸遍布;有的说禁军和八旗人死了几十万;有的说日本刺客刺伤了光绪皇帝;更有邪乎的说北京的汉人趁机作乱把满洲亲贵和皇室成员斩尽诛绝,却没有一个确认皇帝、皇太后平安的消息。想回国可又没有旨意,奕奕譞热锅上蚂蚁似的在不安中渡过了好几天。大清驻美公使急匆匆进了旅馆没有请安就掏出份电文念道:“外务部北京电,奉旨:皇太后与朕躬安康,着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立即回国议政,不得有误。着外务部左侍郎伍廷芳带员继续考察。勿负朕恩。钦此。”

简单的几十个字让奕皱着眉思索了好几个钟头,安排好伍廷芳和考察图的行程,终于下定决定似的冲奕譞道:“回京!”

“北京电,清国政府内部发生巨大变故,一位满洲亲王纠集满洲皇室成员多人,于中国传统的节日发动叛乱,目击者称,满洲禁军、官员、太监参与者甚众,这是与少年皇帝前些时期损害满洲人固有的利益所致。众所周知,满洲人并不是汉人,他们是鞑靼民族的一枝,从关外——极寒的旷野统治了历史上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度,他们仿照了历代中国人的各种制度却不思发展,反而要求全国人民跟随他们回到奴隶制时代,这种奇怪的思想正是由于他们作为少数派——与广大的汉民族对比。我们乔治五世国王派遣能干的马戈尔尼勋爵在一个世纪以前的访问被冷漠的拒绝后。终于出现了一个能接受世界、融入文明社会的机会——光绪皇帝,十二岁的皇帝对与新世界很是感兴趣,不断变更他们腐尸一般的老规矩——清国历代祖宗定下的,皇室成员中许多陈腐的老头子当然对其大为不满才造成今天的变故。

我们可以预测的是,少年皇帝在此次兵变中沉着冷静的指挥地方总督——包括与我们合作过的老朋友李鸿章大人迅速平定叛乱来看,光绪皇帝,作为统治着世界上人口最多帝国的至尊,必然会把他高超的政治手段和智慧运用到将来的帝国建设中去。

可恶的日本人参与了这场政变并且在幕后阴谋的提供武器装备,偏执狂遍地的国度作出的事情果然比厕所还要臭不可闻,我们英勇的公使阁下——克里威尔与日本暴徒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帝国的尊严不幸被打伤,野蛮的日本人还扬言要把我们国家高贵的象征和最敬爱的维多利亚女王——请恕我狂言,拉去东京做艺妓!!这是对大不列颠最高统治者的无耻侮辱和诋毁!对大英帝国的挑衅!我们深信女王陛下政府会对此作出紧急反应,就像善解人意清国的皇帝,亲自派了御医去使馆慰问,这表明文明程度不同的国家在暴力事件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帝国政府还要借钱给日本这种无赖国家,真令人不解,希望清楚此事的官员们醒醒神,无礼的日本人应该受到惩罚——无论哪个方面的。

最新消息,李鸿章大人已经被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我们的首相,这可是皇帝的叔叔恭亲王奕的位置。这个巧妙的信号是中国人固有的智慧——其意义就是开放的前奏,毕竟李鸿章大人多年来带领着破烂不堪的清国跟在文明世界后面奋起直追。我们大英帝国应该正视这一点,光绪皇帝的执政有利于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外交部诸公似乎对日本——这个无赖、骗子、偏执狂遍地的国家青睐不已,此次事件可以给诸公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利益和朋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对于那个自称文明的岛国——日本,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尊重清国,这个正在走向文明开化的远东大国。

但是他们假如不能解决民族——满洲鞑靼和汉民族的矛盾,他们的新政很可能步履维艰。

1881年8月12日《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

“一群超过四万人被煽动起来的满洲兵——像叫花子似的人在黑夜闯入清国的首都北京,在大街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战斗力上看,帝**队的一个团就能歼灭他们,帝国骑士们很遗憾没有见到那种滑稽的行军和作战,完全是马戏团的把戏。所以一旦遇到帝国教官训练出的军队——李中堂的淮军,当然溃不成军血流成河。可笑的是那位叛乱的满洲亲王死在一向认为终于自己的高官手中。少年皇帝的执政能力被世界观察家们赞叹,他的成熟程度与实际年龄根本不相符,也许是上帝——清国人的上帝赐予了他这种能力和智慧,坚毅、忍耐、执着、自信,我们相信成熟之后的他将会更好的治理他那广阔的国家。

种种迹象表明,少年皇帝正在确实可行的准备废除满洲民族在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权以便即将开展新的国家政策推行,现在的他有能力做到,他的胆识更加令人敬佩——因为在汉人眼里,他也是那个民族的一员。

制度的改变和文明的延续在近代社会学家看来,既要保留原有的美德,又改进需要改进的制度是一个国家重新走向复兴的基础,清国的皇室成员大部分固守着他们的祖先们那些腐朽无聊的思想,认为人民的智慧和独立思考能力越强,越是对皇权统治基础的冲击,所以他们要排斥外来文明——无论是好的坏的,因此自1840年以来,就像腐坏的木乃伊见了清新空气一般,帝国的机轴急速毁坏,才失去了他们的国土与财富。

帝国正好相反,教育的普及使人民更为了解和接受领土统一的优越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于生活的改进具有多大的力量。一个生生不息民族的力量是蔚为大观的,只要团结一致,无论什么阻碍挫折都会在决心和坚毅面前落败。清国并不缺少任何聪明的人士和财富,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而已。

北京政变的发生很可能会影响帝国政府对亚洲政策,帝国政府当然希望一个文明国家——清国重新振兴与帝国携手。所以,今后帝国政府应该也有能力帮助一个新朋友崛起,无论是道义上还是实际上,希望国民注意一点,清国的面积是帝国的28倍之多,他们的人民是善良聪明的,他们的求知欲和善于学习不输于任何一个国家。

李鸿章——皇帝新任命的帝国宰相,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果断灵敏的洞察力使他不比我们的俾斯麦首相差多少,尤其是他的外交能力和军事能力,看来少年皇帝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日本人在此次事变中扮演了一个很无耻的角色——阴谋的颠覆者,东京真的令人气愤,亲自派出暗杀团潜入另一个主权国家去刺杀皇帝和大臣,这种龌龊的行动正好对于日本一向自称已经进入文明国家阵营做出了极大的讽刺和嘲弄。英国公使不幸成了野蛮日本人暴力手段的受害者,他被打得满地找牙,所谓的绅士风度荡然无存。

真是既可恨又可爱的日本人。

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1881年8月14日《柏林日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