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1 / 2)
太常姑娘本来怒形于色,听到中年道士这一番话后却低头沉吟不语,脸色阵红阵白,显见是被说中了心事。良久,她抬起头来问道:“师弟潜心隐修多年,博采众家之长,定然已悟得修仙真径,不知能否见说一二呢?”
中年道士摇头苦笑,自古修道者众多,得真仙者几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此种境界,当真是知易行难。我若是得窥门径,如何还会痴迷于什么修仙阵法,上了师姐的大当?所谓”博采众家之长”,莫非是嘲笑我不修本宗术法,而执着于旁门左道么?”
太常姑娘眼波流转,她从怀中抽出那本《璇玑》递与中年道士,微笑道:“博采众家之长,是夸奖师弟见多识广啊,怎的成了嘲笑之语?无怪师父常言,同门中以小师弟最为玲珑多窍。不过我茅山术法为无上正法,并非世传之符小学,师弟转修其他门派,确有明珠暗投、买椟还珠之嫌。”
中年道士“嘿”了一声,他伸出仅存的一只手臂接过《璇玑》,翻看了几页,眼中渐渐露出惊疑之色。
“这本上古绝学,并非我茅山术法,只是内中道理,却似有款曲互通,殊途同归之处。师弟博采众家之长,呵呵,还得请你给师姐指点迷津呢。”
太常姑娘笑得两声,自台上飞身而下,她右手在空中划出,一点青蓝色的光芒在食指处亮起,正是游荡在空中的魂魄。周围白色的光芒一黯,似乎有重压迅速向亮光处袭来。少女叱喝一声,散落在地上地内脏突然有了生命一般,蠕动着慢慢进入已成为空壳的老蔺体腔中,青蓝色的光芒在空中闪了一闪。如流水般在老蔺的尸体上迅速流过。
中年道士也从石台上跃下,他望见老蔺醒转,忽然间失声笑了起来。
太常姑娘怒道,这有什么可笑?你刚才不是说这人良心未泯,一身正气吗?本姑娘自然不能让他死于非命。你这人玲珑多窍,心有旁骛,不能专于修道求真,尽是胡思乱想。
中年道士呵呵大笑。“我是在笑自己啊。师姐何必生气?玲珑多窍么,实在不敢当。我怎的发现自己蠢笨如牛?师姐才真是玲珑多窍啊,你在深水潭中修炼两年,这石洞既通那深水潭之波,想必以师姐星占之术,不会不知此地为镇魂之处吧?”
“《璇玑》为上古占卜之书,取天人感应之意,以星象定人间生死祸福。===它认为北斗司命,云:动变。定占,纳亡,司命”,只要屏蔽自身北斗,即可“星蔽,无亡”,师姐送我《《璇玑》一阅,莫非是料定我看见了那张符图形,定然要在这望乡台上冒险一试么?”
太常姑娘“嘿嘿”强笑两声,她地心思被中年道士揭穿。心中发虚。着实大不自在,两年前她在深水潭中修炼玄阴星占。早已发现了这处相邻数里的石洞。这石洞为南宋末年茅山道士“玄宝先生”所建,据说玄宝先生是与文天祥私交甚好的“妙宝先生“的师弟,师兄弟两人性格殊异,关系也不睦。玄宝先生对师兄结交文天祥等高官显贵的作法非常不满,认为违反了修道的本意,他本人隐居山林,从不和外界交往,史籍和茅山志中都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只有<鬼料窍补》语焉不详,“妙宝先生师弟曰玄宝,隐居山林,宋亡后不知所终也”,算是对他有了一点交待。这不知所终的玄宝先生在此处修建望乡台,施用地法门却是茅山宗地星占术和炼魂术,联系宋末抗元的史实,其目地已经昭然若揭。\\\\\\
星占术与谶纬术关系极为密切,所谓谶,是一种预言,纬是根据谶语臆造出来的书籍,因为纬与谶有关,所以合称谶纬。谶纬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天象来宣扬君权天授和灾异变故。张衡《灵宪》认为:“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福”,实际就是把星象和人事联系在了一起。以前的谶纬术士很多是星象大家,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对通过星占观察人间万象,作出准确的预言(谶纬)。著名的唐代星象大师李淳风曾推测国运兴衰作出一本图谶之书《推背图》,宋朝时在民间广泛流传,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维护自己统治,曾下令禁绝,只是《推背图》流传太广,禁不胜禁,当时南北宋朝几乎人人谈谶。《推背图》二十四象云:山海边,不帝亦仙,二九四八於斯年,又有颂曰:十一卜人小月回天力道俱,干戈四起疑路指洪巨浪中”,正是南宋亡国之象。其实作为星象大师的文天祥对《推背图》应该更为熟悉,只不过他职责所在,虽知天命却终须尽人事而已,知不可为而为,尽的是人臣节气而已。宋朝虽然积弱,却是中国地文人志士操守最为高洁、忠臣孝子最为常见的朝代,这与他们“知天命、畏天命”的认识应该不无干系。
玄宝先生身为茅山宗术法精深的大道士,自然不会对《推背图》一无所知。南宋绝灭,虽曰天命,难道人事终究不可为吗?他隐居山林,精研传统道藏,其中就包括《璇玑》这样的上古绝学,从中发现了许多奥秘,结合自身的术法修为,他决心以人力对抗天命。
其时已经是元朝初年。玄宝先生远赴古时的星占分野,“两河之间为晋”,即现在的山西,在山西四处找寻他心中的风水宝地,玄宝先生上山过岭,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山西境内找到了中华始祖的至秘龙脉。
依靠龙脉地力量,镇压异族地灵魂,就可以屏蔽天象,改变至圣至大地风水。
玄宝先生梦想以一人之力。颠覆元王朝地血腥统治,只可惜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