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战在即(1 / 2)

加入书签

 一夜之间,秦国上下,便已风言四起:秦王要大征兵役,准备出兵伐楚。秦国连年伐楚大捷,秦王现又派华阳君、泾阳君率领大军,连夜赶到芾城驻守。更是派出了使者,前往齐国,寻求军事结盟。看来此番伐楚之势,秦国已是势在必行。魏、韩、赵、宋四国的国君,及周室在得到探子密报后,亦是极度关注局势进展。而楚国更是大敌临头,举国一阵惊慌。楚王立时召开紧急朝会,派遣大将淖齿,带兵二十万,前往楚境驻守。再谴使者,前往魏、韩、赵三国,寻求援助。</p>

但就在各国,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其实,秦王早已于四日前,亲领着三十万大军,秘密从咸阳出发了。三十万大军,军令严明,日偃夜行。此时已距离蕺州城,只有几十里远了。</p>

……</p>

傍晚时分,红霞在峡谷中映照出万道金光,四野笼罩在夕阳残照之中,分外的静谧迷人。</p>

此时在峡谷中,秦军的将士正在安营扎寨,一片忙碌。在秦营的中军大帐中,秦王端坐于营中正首,眯眼笑道:“乐毅的计谋,果然甚妙。现今各国诸侯,皆以为寡人要伐楚。赢悝又怎想得到,寡人会御驾亲征,便快到了蕺州城呢?”</p>

乐毅微微一笑,道:“现在我们已占有了先机,就看下一步该如何平叛了。”</p>

魏冉和向寿两人,通过几日来,与乐毅的相处。此时,二人对乐毅已是大为心折。魏冉寻思了一会,不由皱眉问道:“蕺州城的城高墙厚,城内粮草充裕,又有坚兵把手。乐毅,你打算要如何破城呢?”</p>

乐毅思虞了片刻,沉声道:“城据高地而建,城内水源充足者,乃称牡城。而地势较低,又或夹于溪谷丘陵之间,缺乏水源者,称之牝城。蕺州城,便正是难于攻克的雄城。若要强攻雄城,便犯了兵家大忌。敌伤八百,己伤一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攻城。”</p>

向寿微一颔首,表示赞同乐毅的看法,却又疑惑问道:“那该如何是好?不然,我们在蕺州城外,采取三面围驻之势,瓦解敌之军心?但我们的补给不足,只怕不等和敌军开打,军中的粮草便已先尽了。”</p>

乐毅淡然一笑道:“向右更所言极是。我们当不止是围城,还需有些措施辅助,方能奏效。”</p>

秦王闻言,目光一动,忙倾身问道:“乐先生,有何奇谋妙策?”</p>

乐毅笑道:“如今,我们有个最为有利之处。高陵君的计划失败之后,城中的四十万大军,反成了高陵君的最大隐患。那四十万大军,现在仍不能完全地效命于他。以至军心不齐,令行不通。是以,高陵君才会在蕺州城内,驻扎了半个月,企图以此来驯服军心。不过此次既由大王亲征,高陵君这半月来的努力,怕是要白费了。”</p>

秦王摩挲着下巴,眯眼笑道:“难怪乐先生一定要寡人亲征,原来是早已算计好了。那寡人又需如何去做,以配合先生的计划?”</p>

乐毅抱拳笑道:“大王只需书榜以昭天下,此次平叛,只缉拿主谋。其余士卒军民,皆不予追究。届时,我们便挑选身手敏捷之士,将大王的榜文带入城中。再配合我们大军围城时,将榜文贴出,以收瓦解军心之效。”</p>

魏冉抚掌笑道:“此确为妙计!不知,先生要派何人混入城去?若是没有人选,本侯手下,倒有几个能人异士,或可担此重任。”</p>

乐毅望了魏冉一眼,微微笑道:“人选在下早已想好了,派冷渠去即可。”冷渠归降后,原本是跟随于楼缓。回到咸阳之后,又转入了魏冉帐下,现任一前锋小将。</p>

魏冉闻言微皱眉头,沉声道:“冷渠始终是降将,他原便是赢悝的人。现在又放他回去,要他去对付赢悝,本侯恐怕……”</p>

乐毅捧起案上的酒爵,轻泯了一口酒,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冷渠为人机智小心,身手不凡。而且,又极为熟悉高陵君的一切。自当是进入蕺州城,配合我们行动的最佳人选。”</p>

魏冉抚着短须,仍是不放心地道:“话虽如此……”</p>

秦王摆手笑道:“穰侯无须多心。乐先生信得过的人,寡人自也信得过。此事,便就此决定。寡人即刻命人起草榜文,便有赖乐先生,代寡人安排一切了。魏侯、向将军,你们也须得配合乐毅,去准备一下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