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修心之说(1 / 2)

加入书签

 在赵佶的引领下,我带着他避过十余拨的巡丁,终于来到太皇太后的寝宫.太皇太后此时正在崇庆殿后阁,我领着赵佶来到阁外时,附近并没有侍卫,她的身边除了有两个太监,四个宫女在侧伺候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人了.那两个太监此时正垂立在阁门两旁.他们只觉眼前突然一花,两个人凭空出现在阁外的院子里.且看这两人,一人身穿一袭白衣,面如冠玉,神采飞扬,两眼炯炯有神,竟是一个俊俏的年轻人.另一个却是一个小孩,那小孩却身穿一身旧皱的布衣,两个太监正待喊叫,却猛然发现那个小孩跟遂宁王赵佶长得一模一样,两人愣住了.就在这时,便见那个年轻人对着他们虚空指了两下,两人顿时全身一麻,动弹不得,他们惊怖出声,却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发不出一点声音了。两人顿时大骇,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p>

这两人正是我和赵佶,此时,我见已来到太皇太后的寝宫,也不再隐蔽自己的形迹,看到这两个太监看着赵佶发呆,心中一省,两屡指风对着他们奔涌而去,骤然制住这两人的**道。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赵佶,现在咱们也已经到地方了,这开头还是得让你来引领我进去的,然后再对你太皇太后说,愿意拜我为老师,我这才能带你出去云游四海,体味人世百态,民生之疾苦!你看着办吧!”</p>

赵佶兴奋不已,道:“先生你这么厉害,我一定促成奶奶办成这事!”说罢,当先向着大门走去,他看到这两个太监脸色苍白,惊骇地看着他,不由觉得奇怪,停住脚步,想道:“这两人平日见到自己来了,老远便开始跪迎了,这次是怎么得了。”赵佶想当然地认为,却殊不知自己如今是那身打扮,而这两个太监业已动弹不得了。</p>

我发现赵佶的举动,便知他为何会停下来,便道:“这两人已经被我制住了,不要看了,你打他们,他们也不会有反应的。不过,他们还是能看能听,却不能说,不能动弹而已。”</p>

赵佶听了大奇,心中更激起向我学艺的想法来。试想,刚才并没见这位先生如何动作,这两个太监便被先生制住,这是神仙才有的手段呀!哇!我可能是遇上神仙了。想到这,赵佶心中大动,回想到这位先生带着他由外城进到内城,如临平地,这般手段,不是神仙所有的,又是何人能据之。小孩子心思单纯,这一刻一认定,便即是歪理也会当成正理了。他听从了我的话,快步踏入去。</p>

等赵佶一进去,我也没有刻意运功去听他们说些什么,只是在外面等着里面的人叫自己进去。当然,对这赵佶的想法,我心中想像的却是远没有实际中他所想的那么狂热了。也不知赵佶是如何跟太皇太后说的,但说自己如何带自己入宫,本事超凡入圣,那倒是免不了的了。总之,过了好一会,才见一个宫女出来了,她看了一眼门边站着的两个太监,用手轻推了一下,那两人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用愕然而可怜兮兮的眼光看着她,她马上变得满是惊奇之色,显是也听到那赵佶说自己如何不动声色,不见如何动作,便已匪夷所思地制住这两个太监,如今看到这两个太监果真如此,那就由不得她不相信了。她这才回过头来,看到我那独特的样子,当即有些激动地道:“先生,太皇太后有请!”</p>

我“哦”了一声,便走向门口:“前面引路!”</p>

当来到太皇太后的面前时,我并没有下跪行礼,先只是细看了一眼眼前这个老婆子,知道这个太皇太后命不过几年,不由摇摇头,然后才抱拳弓身道:“无名子见过太皇太后!”</p>

那太皇太后听到无名子这个名号时,还以为是道号,可看我明显不是道士装束,心中又有一丝疑惑:“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刚才为何摇头?”</p>

我道:“我见天命难违,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却奈何欲想与天斗、与地斗,终难得善终!故此忍不住摇头!”</p>

那太皇太后听了我这话,心中并不是很明白,不过,她却也听得出其中蕴含着至理名言,知道眼前这人不凡,当即对赵佶道:“佶儿,给先生看坐!”等我一坐下,便又道,“恕老身愚昧,对先生刚才所言之话,老身参悟得并不多,还望先生讲解。”</p>

我道:“先秦百家之言,世人鲜有人知,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于这人生至理,不乏有所缺陷;晋汉时佛入东土,七苦三毒,伴随一生,这生老病死便是其中四苦,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这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终有一日会度尽,此天命难违也!”</p>

太皇太后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生是为老身摇头,如先生所言,此时可有拖延之策?”</p>

</p>

我摇摇头,道:“逆天行事,不可为也!既然求不得,又何必呢?”</p>

太皇太后显然想找延年益寿之法,并不放弃:“听佶儿说,先生连夜携带佶儿入皇城,如临平地,更是视这高墙危楼如无物,显是身具大神通之人,竟然也没有法子吗?”</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