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修心之说(2 / 2)

加入书签

我道:“这延年益寿之法,倒也是有的。不过,我也无能为力,太皇太后何必执着呢?儒家有句话说‘五十而知天命’,太皇太后能如今健在,已是大造化了。我此来的目的,想必太皇太后已从佶儿口中得知了吧!”</p>

太皇太后听到这话,只好作罢,道:“佶儿已经跟我说了。佶儿能跟先生出去云游,也是他的福分,只是先生何时带佶儿回来呢?”</p>

我道:“这就要看佶儿而定了。我派琴棋书画,文武皆通,这些都不过是独善其身的低俗之法,对佶儿来说,这些不过是辅修之物。有言曰,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以我看,佶儿当主修心,修爱民之心,治民之心,强民之心,得民之心……,至于他能修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p>

太皇太后听了大惊失色:“先生原来是要教他修心,修身倒还是其次,老身原以为先生是要教他长生之道呢?”</p>

我听了一怔,这才知道太皇太后将自己当作神仙之流的人物看待了,这也难怪她刚才抓住不放了。不过,以我现在体内的真液,似是已经超脱了修武的界限,只要有机缘,随时可以踏上修真之路。不过,这种机缘却是万难遇到了。想到这,便摇头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机缘,那这些就看他的造化吧!”</p>

事到如今,我也只能用这些话来搪塞了。话到这个时候,我心有担忧,害怕她提出一些让我回答不出的话来,我打的哑谜一旦让她揭破,并且让她识破自己时,不知道她会不会翻脸。当即想转移话题:“佶儿,唐太宗曾言,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你可愿随我修心,以造福万民。若是日后你成了,便是无量功德,凭此功德,你能荣登仙班也未可知!”</p>

如今,我也只能这么来哄骗他了。但赵佶如今才十岁多,根本不理解我的话,在他的心里,这山水,这画才是他所喜爱之物,如今听到我的话,心中十分迷惑。但太皇太后却是深谙此理,闻言大喜道:“佶儿,你快答应呀,等你日后成就这无上功德,日后成仙,这便能长生不老了!先皇列祖列宗也有好个面子!”</p>

在太皇太后的劝动下,赵佶这才点头。我看了却暗自叹了一口气,想到他原本就只是一个画家皇帝,于这治国之道却不甚了了,如今有了我的介入,不知道他会有什么变化。对这世界,我也算是尽了自己一番心力了。</p>

想到未来,我感到一阵无力,这萧峰的事情还等着我去妥善处理,日后领着他多到那边去走走,多领略一些民生疾苦,也是一件好事,若他真有那潜力,自然是好的。另外,这西夏皇宫中还留着刻有我逍遥一派无上绝学的石壁,李秋水已死,这些石壁也该去处理一下,免得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学去,贻害世间。这件事最好近期就去。想到这,我感到此地不宜久留,留久破绽必定也多,便道:“太皇太后,我还有急事远去,这佶儿可否马上随我出宫?”</p>

太皇太后听了一愕:“先生,不打算在宫中多留些时日吗,这么急着就要走?”</p>

我道:“这次实在是有急事在身,不宜久留呀!还望太皇太后谅解!”</p>

太皇太后只好点点头,叹气道:“也好,既然先生要走,老身也不好多留!佶儿,你就随先生去吧!”</p>

佶儿点点头。我道:“今日之事,希望太皇太后尽量不要外传,天道难测,否则的话,日后就麻烦了。”</p>

太皇太后看见我一脸凝重,也郑重地点点头:“我一定吩咐左右,先生放心就是了。”</p>

我点点头,抓住赵佶,运起凌波微步,化作一片残影,闪出大门,临走时还顺手解开那两个太监的**道,至十多丈之后,还传音道:“太皇太后多加保重,此去少则两年,多则五年便返!勿念!”</p>

太皇太后看到原地已经没有了我们的踪影,如置梦中一般,听到我的传音,不禁微微一笑。(全本小说网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