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雨后春笋(2 / 2)

加入书签

全国一下子涌现出了那么多电子盘,而且只要开户都有奖励,或送邮品,或给线上申购指标。由于邮品上市以后大多要封几个涨停甚至十几个、几十个涨停才能开板,所以很多投资者同时或先后在多个电子盘上开户,沪江大学图书馆的一个职工,一下子在30多个电子盘上开户,当然这是特例,但同时在几个、十几个电子盘上开户却很普遍。反正开户不花钱,还有邮品送,不开白不开。

全国电子盘投资者号称两千万,其实去掉重复注册的,实际的投资者不会超过五百万。作为全国最早、投资人数最多的金陵电子盘,顶峰时的会员也不足70万,那些规模较小的电子盘,其投资人数不足万人,甚至只有二三千人。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电子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乱象,埋下了毁灭的祸根。

邮票钱币电子盘的乱象不仅表现在投资者方面,更多的是出现在平台本身,从审批单位到所有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经营方面,也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邮币电子盘的审批部门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部门的金融办,也有党委部门的宣传部,以及文化厅、政府办公室等单位,也有省下面的市级政府的主管部门,甚至是二级市政府的主管部门。总之审批部门的级别相差太大。

邮币电子盘的构成成份也极为复杂,有国企的,也有国企控股的,更有一部分是纯民营私企的。

像省一级政府部门审批的电子盘还比较正规,这些电子盘在创办时间上都比较早,像金陵电子盘、江苏电子盘、上海电子盘、南方电子盘和福丽特电子盘等,而市级政府部门审批的一些电子盘无论是规模还是规范性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纯粹民营的三四个人凑合起来开办的邮币电子盘,只是看到创办电子盘来钱快,就不顾一切地挤进来,想分一杯羹。电子盘的这些问题,为后来的清理整顿埋下了隐患。

邮币电子盘的无序发展一方面是电子盘赚钱特别快,开办一个钱币电子盘好比开设一个赌场,在中国,哪有开赌场不赚钱的?所以大家都想插手电子盘;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监管的缺失,一个国家同一性质的投资平台在不到二三年时间里一下子冒出近200家,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张大杰曾将开办邮币电子盘比喻为开办豆腐店,几个伙计凑合一下,向上面弄个批文,电子盘就开张了。

邮票钱币电子盘异地创办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海西商品交易所邮币卡交易中心,注册的地址居然有北京、上海和福州3处。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xx路甲92号xx大厦b座911。上海地址:上海浦东新区xxx路201号xx大厦1306室。福州地址:福州市鼓楼区xx路128号xx城1号写字楼39层。

这种有二三处办公地点的并不鲜见,甚至办公地点有多达四处的电子盘。例如,西部邮币卡交易平台,办公地址包括:山东枣庄市薛城区xx路659号;北京朝阳区xxx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黄浦区xx路968弄汇景天地;兰州新区xx路xx路交汇处xx中心广场。

邮票钱币电子盘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名为邮票钱币电子盘,但居然不是开展邮品交易业务,而是做起了茶叶、玉器生意。更有甚者,利用投资者对电子盘申购品上涨空间的预期,拼命提高茶叶或邮品的上市基准价,而且申购中奖率是百分之百。这种高价申购得来的东西上市以后会连续十几个、几十个跌停,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电子盘审批的乱象以及异地办平台,加上投资者的赌徒心理,让一些不法平台的管理者大捞不义之财,他们勾结不法邮商,这些邮商大都是电子盘的庄家和经纪商,干起了坑蒙拐骗的勾当,怎么来钱快就怎么干,于是封闭托管,恶意淘汰等违法事件在电子盘上层出不穷。他们将国家的法律置于脑后,把邮票钱币电子盘交易平台蜕变成为纯粹的赌博场所,让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加上监管的缺位,不法平台管理者和不法邮商得不到及时惩处,使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邮票钱币电子盘变成了违法之所,肮脏之地,遭遇国家整顿是迟早之事。事后,张大杰在总结邮票钱币电子盘因乱象而遭到清理整顿导致停盘时如是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