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要的就是夏茶(2 / 2)

加入书签

“红茶还有人买?”李老头已经气馁了。</p>

“红茶怎么没有人买?咱们大明人喜欢喝绿茶不喜欢红茶,可是外夷却偏偏喜欢喝红茶。如果咱们把红茶都贩卖到南洋和西洋,你,比你在这里卖几十斤鱼钩茶是不是要赚钱得多?”</p>

“把茶叶卖到外夷那里去?可是咱们贵州离海、离广州太远。把茶运过去不方便。正是因为贵州到广东道路不靖,所以本地的好茶都卖到湖广和江南去了。”李老头还是对此不抱很大的希望,因为他知道只有广州才能卖货给外夷。</p>

“侄我是干什么的?不瞒您,在下以前就在南洋呆过,还有两条船,专门跑广东到南洋的航线,以前是做生丝生意的,后来因为遇到风暴才没落的。现在我发现,在广东和福建沿海与外夷做生意,大家做的都是丝货,利润相比以前,已经薄了很多。而茶叶生意嘛,做的人还不多,利润比丝绸要高得多。也许是很多生意人还没有摸到茶叶生意的命门,所以没几个人做。现在咱们正好来填补这个空白,赚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李大叔,考虑考虑怎么样?”周康石很无耻的称呼李老头为叔,自认是他的侄子,以拉近双方的关系。</p>

“失敬失敬,原来周兄弟以前是跑外洋生意的,难怪我一见你就觉得你就是富贵之人啊。如果能跟周兄弟一起把这个茶叶销到南洋去,老哥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跟周兄弟一起做这生意。可是,关键是从都匀到广东,这广西道路不是太安全啊。”李老头更无耻,直接跟周康石称兄道弟起来了,不过他还是对能不能把茶叶运到广东沿海并没有太大的把握。</p>

“李老哥这你就放心了。你知道我是从哪里过来的吗?就是从广东过来的。至于广西地方不靖嘛,对于我来,根本不是问题。我在广西有些人脉。南宁府北边的三里城南丹卫参将陆万里是我亲戚,庆远府卫指挥使冯润是我朋友。其余象河池、南丹等地,我也能得上话。保证可以把茶叶安全的运到广东。”既然你跟我称兄道弟,周康石也就不客气了。</p>

“那咱们今年就做这夏茶的生意?我把夏天的茶叶收购过来,让茶农把它制成红茶,再由兄弟贩运到广东去卖?不过老哥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如果把夏茶都收购的话,还要建个仓库,更要花钱。”李老头挺心急的,最后却暗示自己没钱。</p>

“这个不急。首先咱们不知道用都匀夏茶发酵而成的红茶在外夷那里的销路好不好。如果一下子搞得太多结果卖不掉,那就不妙了。所以呢,咱们在前两年,先做一红茶,我带到广东去看看销路怎么样,如果好的话,咱们就扩大再生产,争取把红茶生意做大做强。如果销路不好,当然这种可能xìng很,咱们再想办法。兄弟我呢,今年还要到云南去,明年呢,可能要到乌思藏去。到后年我再过来带红茶去广东试卖。如果好,就正式投产,老哥你只要在都匀把夏茶发酵成红茶,剩下的事情都由弟我来负责。至于本金嘛,自然还是我来出大头。到时候,我会专门派个伙计过来与你商量。所以,在今明两年,老哥你多费费心,多实验实验,看怎么样才能把夏茶变成好喝的红茶。当然,红茶只是一个方面,到时候,我也会采购大量的chūn茶到广东贩卖。”周康石抛出计划了。</p>

李老头听要到两年后才有生意做就有些不满意了,后来听不要自己怎么投钱进去,又高兴了。反正自己不投钱,到时红茶生意能做,自己当然发财。就算红茶生意做不了,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p>

周康石又跟李益名李老头商量了一下这两年各自准备些什么,为两年后的红茶以近chūn茶生意做准备。周康石为了表示诚意,留了十五两银子给李益名,让他在这两年多实验,争取把好的红茶实验出来。</p>

“周老弟真不愧是做大事的人,难道不怕我把这十五两银子私吞了?”李老头笑问道。</p>

“我信得过你。十五两银子对我来,不过是意思。如果你把十五两银子吞了,我自然以后不会再找你做生意了,你最多就得十五两银子。如果你不吞,以后咱们赚的钱,可是几千个上万个十五两,得失之间,李老哥自然算计得清楚。那就这么办了。后年夏天,我自己或者派伙计来一躺,到时候希望看到好的红茶已经制出来了。”周康石解释道。</p>

“好,我就等你两年。到时候咱们再具体谈。”李益名高兴地回答。</p>

--------------------------------------------------</p>

不知道贵州能不能制作出红茶来,各位高手请解答</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