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盈利计划(1 / 2)

加入书签

 曾经有一个段子,一个人在讯腾发帖说,在我申请了3000多个号码后,发现一个有关qicq的大秘密。就是qicq号码可以重复登录,不需要重复申请。

申请三千个号码也许是夸张的,但申请十多个号码的人大有人在。肖毅在网吧时就曾碰到很多妹子,每次都要重新申请一个号码,再通过在线查找添加好友,之后再笨手笨脚的聊半天。也有聪明的妹子带个小本子,把自己申请下来的号码记录下来,方便下次登录。

肖毅卖号码的提议,马华腾几个还是在犹豫。他们的担心是如果开了个头,回收了这些号码,风投机构就不难猜出讯腾的实际用户量。对于一个人多号,在现阶段,是被鼓励的。说的狼狈一点,现在讯腾恨不得一人申请一百个号码,丢在哪儿闲置不用。至少这样讯腾的数据会光鲜一些。

至少目前,讯腾还没有梦里后世的吃相难看,还保留网络的共享免费精神。后世讯腾一个八九为的号码,只要整齐一点随随便便就敢叫个八九千,只要一停止会员服务马上回收,一点节操都不要。

也正是因为马华腾等人现存的网络精神,导致他们迟迟找不到赢利点。

肖毅把后世讯腾的一些做法不断的向几个人洗脑,最后马华腾才答应试一下,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现阶段网络支付达不到肖毅的设想要求。华夏国的银行联盟是2002年成立的,1999年的时候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结算很是麻烦。对此肖毅也早有准备。qicq的前身叫网络寻呼机,可以通过qicq直接向一些大的寻呼台的bp机用户发送数字信息。当时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马华腾与章致东等人没少跑市场,谋求与那些大型的寻呼台合作。

只是,目前寻呼机日渐式微,而且讯腾当时一直崇尚互联网的免费分享精神,并未把这个功能给商业化。

肖毅的提议是,与声讯台合作,可以与声讯台谈分成。用户每拨打一次声讯台,按照提示可以获得3060个qicq的虚拟货币,姑且称之为q币,如何与声讯台分成,可以慢慢谈,但渠道方向是没问题。

第二点是通过书报亭发行实体卡,可以付费走某些发行量大的杂志渠,也可每个城市找个独家发行代理来完成,相对来说,这个布局做好了,qicq的春天就到来了。一张卡面值100元,给市级代理80元,市级代理放到书报亭代销,那怕是90元一张,代理与书报亭各得10元利润,也是非常可观的。按照肖毅的设想,等qicq会员制完善后,下一步要推出的就是空间的黄钻制,到时每个城市每天销售量,肖毅都不敢去想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