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堑壕斗法(2 / 2)

加入书签

为寻找新的突破口,严铠亲自到第一线视察。</p>

和现场指挥官孙湘逸打过招呼后,严铠带着两个卫士,着厚重的盾牌,在堑壕里四处查看。</p>

硬弩机阵地上,严铠遇到了从水军调过来的弩机手杨兴邦,严铠问杨兴邦:</p>

“杨兄弟,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硬弩机的杀伤力?”</p>

为了保证严铠的安全,杨兴邦没有马上回答问题,而是先将他,请进堑壕里的藏兵洞。</p>

藏兵洞正是杨兴邦的发明,上次民军在元军硬弩机打击下,损失了近三十人,杨兴邦听后,就建议校尉孙湘逸,在堑壕里挖一些藏兵洞,当敌人火力猛烈时,士兵可暂时躲避。</p>

</p>

藏兵洞很狭,严铠和杨兴邦只能靠着洞壁,蹲下来话,杨兴邦回答刚才严铠的问题:</p>

“如果只是单纯要提高硬弩机的杀伤力,可以造更大尺寸的弩机,使用更大尺寸的箭矢,但是这样的弩机会更笨重,箭矢的成本也提高了很多。”</p>

杨兴邦拍拍藏兵洞的洞壁,继续道:</p>

“而且真正的杀伤效果,并不见得就会很好,因为元军和我们一样,可以躲进藏兵洞,等我们民军的士兵到了近前,肯定要停止shè击,那时元军再出藏兵洞,也不晚。”</p>

“听孙湘逸校尉,你的想法挺多的。如果你现在有什么好子,即使不太成熟的也行,出来给我听听?”</p>

“严将军,我在考虑造一种披甲战车,专门用于堑壕战的环境中;另外,我还在想着,改进现在的投石机,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两处:首先是将投石机装上轮子,便于投石机移动位置,还有一个,就是将投石机所用的铁弹、石弹,拴上绳子,希望可以提高投石机的命中率。”</p>

“其它的我还大致理解,将石弹拴上绳子,如何提高投石机的命中率呢?”</p>

“这其中的原理是这样的:假设投石机的位置,与元军堑壕距离十丈,那我们就可以用一根长度为十丈的绳子,拴住投石机的石弹,在发shè石弹时,将预定目标,设定为略超过十丈,最终,石弹受绳子的牵引,会准确落在,距离投石机十丈远的堑壕里。”</p>

“嗯,我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待会儿我会和孙湘逸交待,让他给你安排人手,争取早投入实战”。</p>

-</p>

睢庄水寨方面,自打民军烧毁了元军水军六十艘楼船之后,元军水军迅速增加了水寨边暗哨的数量,并且在水寨外围,安排战船夜间巡逻。</p>

针对元军水军的这些改变,秦起召开水军军官会议,讨论应对策略。</p>

张轩德以他的一贯风格,首先发言,他的思维,也确实要比一般人快个半拍:</p>

“既然元军战船,离开水寨巡逻,这就等于给我们机会嘛!我们把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局部优势,专打巡逻船队。”</p>

叶青臣接着发言:</p>

“对付元军暗哨,我们可以是熟门熟路,现在元军大量增加暗哨,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派更多人手,做得更有耐心罢了。”</p>

秦起怕张轩德和叶青臣过于轻敌,坚持让他们俩,拿出详细的计划出来讨论。</p>

-</p>

黑夜降临,叶青臣带领的蒙冲和快船队,悄悄地驶向元军水寨。他们今天的任务,是清除水寨附近的元军暗哨。</p>

来到水寨附近后,叶青臣一声令下,快船队悄悄地分散开来,按照事先的分工安排,靠近那些可能隐藏着元军暗哨的地方。这段时间来,民军对元军水寨附近的地形,已经摸得非常熟悉了。</p>

快船到位后,叶青臣又派出蒙冲队充当诱饵。蒙冲在附近行驶时的桨声,元军的暗哨是很容易察觉的,几处发现敌情的元军暗哨,立刻向空中shè出响箭,给水寨内的元军报信。</p>

元军暗哨shè出响箭的时候,在不远处监视的民军,马上就确认了元军暗哨的大致位置。</p>

-民军的蒙冲队,在水寨附近转悠了一阵后,察觉到水寨内有了动静,于是迅速离去。元军担心黑夜中被伏击,也不敢贸然地继续追赶。</p>

-</p>

四周重归寂静,叶青臣再次发令,民军的快船队,开始了清除暗哨的行动。</p>

一片孤立的芦苇丛外,两艘民军快船,开始朝元军暗哨的方位,搜索前进,另外几艘快船,也紧跟在后面不远处,收紧包围圈。</p>

行驶在最前面的两艘快船,上面安装了简易的防护板,防止短兵相接时,被元军暗哨所伤,快船的前方,伸出一只长杆,它的作用,就像是昆虫的触须一样。</p>

这一次,其中一只触须,就戳到了,一名元军暗哨的身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