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黎服(二)(1 / 2)

加入书签

 邹林继续给英子讲:我领略海岛风情半年有余,这一日,来到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p>

保亭县全境长夏无冬,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特别是这里的原始森林、温泉、红毛丹珍果、石林奇峰、天然溶洞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一幅旖旎多姿的南国风光。</p>

我住在县城七仙广场。每每眺望七仙岭的七峰,感到像人的掌指竖立着,直指苍穹。当晨雾覆盖时,酷似七位姐妹披着薄纱直立,端庄窈窕;时近中午,云雾消散,又像七把利剑直刺云天,十分雄伟。这勾起了我的兴致,便从网上搜索保亭文化名人,最终找到了一位当地黎族落魄诗人小河。当晚,我们在山脚下见面了。我见他穷困潦倒的状态,问他:如此困境,你有何理想。他说:我要出一本诗集,没有钱,没事。再出去打工。至于理想,希望出人头地。我见状知道他还在世俗中徘徊。便请他约县里文化名人相见。他愉快的答应了。</p>

一天傍晚,小河请了仅有的五个文化名人,在七仙广场旁的休闲吧聚会了。大家落座后,相互介绍。有县文联主席、红星农场在网上发表过散文的朱桐佳、黎族服饰编织传人阿芳、内地来开发建设的文学爱好者刘工。</p>

文人自来熟,大家见面后边喝边畅谈起来。</p>

我:听传说,雄伟壮丽的七仙岭,是杞黎的子孙从大海里把石头赶来堆砌而成的。</p>

文联主席:很久很久以前,三弓峒有个叫楠的杞黎老大爷,夫妇俩很勤劳,一生开了很多梯田,种了不少槟榔、椰子,还养一群牛,生活过得很富裕。后来他俩的子孙从大海赶石堆砌,再射箭比赛,石头岭连裂六条缝,把石头岭分成七座石头峰了。后来人们把七峰岭叫做七仙岭。现在七仙岭上的石头,都有用鞭子抽打过的痕迹。</p>

我心想,这个传说平淡无奇。</p>

朱桐佳说了一段他的散文:保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小巧玲珑,阿娜多姿,坐落在海南中南部神奇美丽的七仙岭脚下。城区不大,方园不过两平方公里,街道和商铺沿着缓缓流动的七仙河两岸而构筑,错落有秩,独具风格。这里是黎苗同胞的聚居地,是一座充满了风情与浪漫的小城。</p>

我:我在五指山麓沿山而上穿行,满目皆是逶迤青葱翠绿,烟雾缭绕的山岭奇峰,宛如一道道绝妙的风景线。婆娑婀娜的椰林、槟榔,还有山涧小溪、木桥;经过许多田野阡陌掩映树林丛中的黎村苗寨,皆可欣赏到黎苗姑娘穿戴美丽的民族服饰。</p>

内地来保亭盖房子的刘工说:其实生活很艰辛的。他轻轻的领唱:屋啊!你为何寂静呀?</p>

众唱:屋啊!</p>

无人住也无人管呀!</p>

出去远做长工呵!</p>

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p>

啊!微啊!噢呀!</p>

领唱:叫门啊!</p>

无人开呀!</p>

众唱:出远田啊!不能回;</p>

弃房无人住呀,弃室无人管,</p>

老鼠挖洞,山猪入房住。</p>

啊!架拉估茂!架拉估爱啊!</p>

啊!微啊!噢呀!</p>

我大为惊奇!慢慢的说:走进保亭,让人惊讶这个惟有17万人口的小山城,已打扮成待嫁的姑娘,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天空深蓝,大街小巷飘满了五彩缤纷的气球彩旗和横幅,随处可见。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宾馆服务员、摩托车司机都面盈笑容,豪情奔放。在许多墙壁上还可看到镶刻着一幅幅民族精美的图案。"祖宗图"、"祭曲图"、"婚礼图",如此底蕴丰富隽永之画,堪称艺术精品。看绿色世界、七仙温泉、黎苗风情,奇峰玉柱。在夜幕降临时,小小的山城已一片灯火辉煌,闪烁的霓虹灯把山城装点得更加玉彩华丽。</p>

阿香:保亭的七仙温泉是出了名的,距县城只有7公里。现已发现温泉就有七处,日出水量860多立方米,温度可达摄氏95℃,含有锂、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属硅酸重碳酸纳型水,清澈透明无异味,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已吸引不少投资商开发休闲度假村。幽兰香满温泉畔,泉畔的甘工鸟歌不断。水是万物之源,温泉更被民间誉为"圣水"。在一个明澈如镜、绿色环绕的一弯泉池中,许多游客在恬意地沐浴着温泉,一边倾情于黎苗的优雅音乐,一边聆听着天籁之音,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我就在那里织黎服,现在也就只有我一个人传承这种手工织法了。</p>

她见我及其关注,接着说:每当晚上,我在星光的陪伴下,用脚蹬着织机,用手穿梭,我柔顺的筋骨顺畅的向透明的天空,什么都忘了。我也喜欢写些东西,可县里杂志不给我发,说我写的喜怒哀乐的感性太真实了。我就把写的放在了家里,收藏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