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盛宴(下)(1 / 2)
有关知识:1、“曳洛河”是突厥语“壮士”的意思。据史书记载,安禄山不仅兵马众多,还有一支由少数民族降众中骁勇死士组成的jīng锐之师,共计八千人之多,称为“曳洛河”。</p>
2、安禄山不仅受到玄宗皇帝恩宠,杨贵妃及杨国忠等初时也以之为外援,交往密切。尽管年纪比杨贵妃大二十多岁,仍旧要拜杨贵妃为干娘,玄宗也让杨贵妃族兄杨钊(即杨国忠,国忠是杨钊因为图谶上有“金刀”二字,请求改名,以示忠诚,玄宗赐名“国忠”。)杨、杨等与安禄山兄弟相称。</p>
3、杨国忠真正受宠得势应该从杨贵妃入宫两三年后,即天宝四载第十八章 盛宴(下)左右,改名“国忠”是在天宝九载,本书略有提前渲染。</p>
4、玄宗皇帝的玄武门是指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的政变。其年六月,韦后和安乐公主等密谋毒死了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想效仿武则天称帝,于是在京畿要害部门安插韦氏子弟,广聚党众,准备废黜重茂自立,但又害怕相王、太尉李旦反对,故yù寻机杀之。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接到密告,即联合太平公主等先发制人,冲入羽林卫军,杀了韦后派来统领卫军的韦、韦播,占领了玄武门,随之纵兵闯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相王李旦和隆基父子二人掌握了军政大权,威慑少帝重茂让位,相王登基,是为睿宗,同时也为李隆基最后成为皇帝铺平了道路。</p>
5、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歌舞大曲。原是唐初军歌,主要是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此曲亦流传国外。秦王指的是唐朝李世民(秦王是他的封号)公元620年。秦第十八章 盛宴(下)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地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歌。玄宗李隆基又把《破阵乐》改编扩大为比原来李世民时的120人还多几倍的庞大乐舞。不过这数百人演出地《秦王破阵乐》全都是宫女着装演出。</p>
“磐石将军李天郎?”一个声音响起,并不大,在李天郎耳中却如炸雷一般,将所有的遐想轰得粉碎!</p>
回忆地风尘烟消云散。李天郎的眼睛在朦胧中聚焦,慢慢回头,看清了,是方才在安禄山身边注视自己的那位中年壮汉,他顿时jǐng觉起来,来着不善,善者不来啊。“在下便是!磐石之称……。”</p>
“李兄过谦了!即使大唐高手如云,但一招之内,能降伏曳落河军中第一勇士拔野古雄钵者。也是屈指可数!早就听说安西四镇有虎狼九翼:左陌刀李嗣业、右陌刀田珍,小诸葛段秀实、呼雷虎席元庆、骠骑枪张达恭、飞天鬼贺娄馀润、突厥狼阿史那龙支、铁鹞子野利飞獠,还有就是阁下你。最近锋芒毕露,声名鹊起的磐石李天郎!”来人豪爽地哈哈大笑。“没想到号称禄山jīng兵的曳落河。会在天子脚下栽个天大地跟斗!要是平卢、范阳两镇数十万将士知道,恐怕找上门来要和李兄一决高下的好事者将络绎不绝。李兄怕是难得清净了!”</p>
李天郎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比武切磋也是学武之人所好,以武会友更是我辈快事。在下静侯各路英雄,相互讨教,点到为止……。早听说过安禄山大人手下有一支闻名遐迩的曳落河亲军,虽只八千之众,但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骁勇战士。没想到不经意之间能和这样的战士竞技,天郎甚为欣慰,侥幸取胜,何足挂齿,雕虫小技倒真贻笑大方了!”</p>
“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力道得当,确实xìng若磐石!”汉子赞许地点点头,眼神也温和了许多,“只是太过谦虚,那招战龙回首可是神形兼备,功力在吾之上啊!”看着大惊失sè的李天郎,汉子悠悠然添上一句:“能得方天敬师尊的真传,原本就该如此出类拔萃!”天郎彻底地耸然动容,方天敬!方老夫子!这个人居然一口就提到他,加上那一招灵巧独特的“战龙回首”功夫,必与方天敬大有渊源,这么说,恩师他一定还活着!百感交集中,李天郎一把握住对方的手,急切地问道:“师尊尚还健在?一向可好?天郎不肖,既对师尊近况一无所知,也未尽一分弟子心意…..。”</p>
“师尊虽年愈八十,但仍jīng神矍铄,鹤发童颜。对李师弟你,可是念叨得紧啊!”汉子微笑着点点头,又上上下下地打量李天郎,“真是英姿飒爽,玉树临风,怪不得连皇上都对你青睐有加啊“失礼了!敢问兄长尊姓大名?”一股亲切地暖意热烘烘地泛遍全身,有亲人的感觉真好,对方既以师弟称呼,想来与方天敬和自己均有非比一般的关系…..。</p>
“吾名田承嗣…..。”</p>
“原来是二师兄!小弟见礼了!”方天敬很少提到自己在中原地经历,只断断续续提过两个弟子,一个是郭子仪,另一个就是面前的田承嗣。对此李天郎还依稀记得,只是从来没有和这两个人谋过面。“一直无缘拜见二师兄,今rì得见,真是激动万千!”说罢深深一拜。</p>
田承嗣伸手扶起他,在李天郎肩上重重拍了拍,重又紧紧握手,欣慰地说:“我也没想到我们师兄弟还能相见!想我等一东一西,相隔万里,却能相逢于大明宫!真是天意啊!”说罢与李天郎同在回廊边坐下。</p>
“师尊现在何处?天郎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到他老人家身边。拜伏在他老人家膝前!”想到自己地恩师,李天郎声音哽咽,眼角溢泪。</p>
“师尊一切安好。现居终南山下地风林坳,我昨rì才去拜见。想来师尊见到功成名就的你。一定欢喜欣慰得紧!”“什么功,什么名!”李天郎不好意思地擦去眼角地残泪,“一个小小地都尉,也是运气好,周围弟兄和高大人抬举而已!怎比得上师兄!”</p>
“呵呵!我算什么!当初一门心思投笔从戎。混迹于长安官场,却报国无门,受尽了冷眼!幸亏安大人不拘一格用人才,对我等落寞之人予以重用,视为羽翼,让我等有机会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安大人虽为胡人,但胸怀大志。文武兼备,又忠勇可鉴,深得圣上宠信。其神采可比三国刘备,有此明主。除肝脑涂地。夫复何求!你看那些曳落河们,原本皆为同罗、契丹、奚的降众。然安大人躬亲抚慰,申宣威惠,夷人朝为俘囚,暮为战士,莫不乐输死节,感恩竭诚,以一当百!况我辈乎!”田承嗣神采奕奕,慷慨激昂,“安大人对我恩重如山,我一定在他麾下创出个名堂来!不信比不过你大师兄!大丈夫宁当举事而死,终不能咬草根以求活耳!哈哈,高尚兄的话,当真畅快淋漓!”</p>
“是哪个莽夫又在背后折损我那?”一个身着绯紫官袍地书生飘然而至,嘴里兀自笑骂道,“承嗣你怎么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大嘴啊?”</p>
李天郎定睛一看,来人清秀脱俗,颇有几分儒雅之风,一双丹风眼目光如炬,使略显媚气地面容骤然肃穆,让人不可小觑。“这位就是名震平卢、范阳两军镇的智多星高尚高不危!”田承嗣介绍道,“天郎和我关系不比常人,自然说话就没那么多顾忌,高兄多虑了!”</p>
“田大哥是我师兄……,”李天郎施礼道,“许久未见,难免互述别情,高大人莫怪!我师兄对大人你可是敬佩得很那!”</p>
“恩?承嗣,你怎么从来都没提过你的这位磐石将军师弟?”高尚淡淡地还礼,转首问道,“这个时候你口风倒是紧得很!”</p>
“高兄说笑了,我们很小的时候同读一间书院而已…..。”田承嗣脑子转得很快,哈哈笑道,“也算开裆裤朋友罢!高兄从来没问过,我那里又会多提这些琐事!”突然话题一转,反问高尚:“高兄这次重返长安,必是感触良多,当初落魄离京如今衣锦入宫,滋味可是大大的不同?”</p>
高尚黯然叹口气,说道:“这还不是托了安大人地福!想我高某年少即以聪慧勤学、工于文词闻名乡里,自负才高八斗,游学天下。受李齐物大人,高力士公公垂青,推荐入朝。却进不得科举,又被闲以小小左领军仓曹参军!嘿!奇哉怪也!朝堂庸才满阶,却容不下一个高不危!”</p>
“那是昔rì旧事,还提它做甚!现如今你官拜平卢掌书记,深得安大人信赖,还说要继续保举你兼任屯田员外郎,皆是人人眼红的美差!”田承嗣呵呵笑着拍拍高尚的肩膀,“现在天高任鸟飞的高不危,恐怕很快就要高处不胜寒啦!”高尚陪着干笑两声,翻眼看看李天郎,眉毛突然抽*动两下。李天郎移开目光,负手观望远处的山景,对高尚的探询不理不睬。</p>
“对了!安大人进殿这么久,想必又得了不少赏赐,高兄可听见什么?”田承嗣接口问道,显然不希望出现尴尬的局面。</p>
“吾等小吏,也只能在殿外听候,那里进得到里面!不过听小太监说,皇上甚是高兴,说给咱大人在长安修建了一座大府邸,还和安大人开玩笑说胡人眼窄,他就索xìng造得豪华些,免得让大人笑话。”</p>
“啊,这么一来,朝廷上流传的那些诽谤诬陷之辞看来都被皇上弹指拂去了?”田承嗣舒了口气,感叹道,“能得到圣上如此的信任,朝堂内外,又有几人!”</p>
“是啊。凭我感觉,今rì入朝,安大人绝对还会加官晋爵。”高尚若有所思地说,“但是天威难测。朝野诡异……。”</p>
“都是朝廷里地那帮狗官,终rì只知摆弄奇花异草,厮混歌伎青楼,享受吾等边庭将士血汗换来的太平,却又在圣上耳边搬弄是非。栽赃陷害忠良之士,塞绝谏言之道,埋没励jīng图治之辈!连王忠嗣和杨矜慎这样功勋卓著的名将忠臣都难逃厄运!哼!老子终有一天……。”意识到自己地失言,田承嗣骤然收声,看了眼珠翻动的高尚一眼,呼呼喘了两口气,展颜一笑,“唉!多说无益!倒是今rì地盛宴,值得期许。听说太常寺jīng英尽出,极为隆重!”</p>
“呵呵,是啊!也算我们有眼福啊!”高尚突然话锋一转。直问在旁不做声地李天郎:“李兄在安西可曾听闻安大人?对之可有评论?”</p>
李天郎摇摇头,说道:“小弟远处西陲。又是一介小将。那里会听到安大人的什么传言!”</p>
“哦?高仙芝高大人文韬武略,胆识过人。倒是我们安大人极为器重地人啊!李兄深得高大人赏识,自然不会泯然与众人,怎么说话吞吞吐吐,官腔满舌,与俗人无异?”高尚居然不顾礼仪,咄咄逼人,连田承嗣都皱起了眉头,而李天郎只是轻笑一声,答道:“大人何必取笑于我,你又怎知我说的不是实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高兄心思缜密,词锋机巧,但似乎有些过于妄言了!”</p>
“呵呵!你们两个八字不合么!”田承嗣见局面不妙,赶紧打圆场,“皇上不是说了吗!安大人一肚子都是忠心,还收他做干儿子哩!管什么他人传言!”</p>
一个小太监冲高尚招手,高尚也趁机打个哈哈:“山野粗人,言语直率,李兄莫怪!你们师兄弟先且聊着,吾先去了!”说罢拂袖扬长而去,神情甚是放浪倨傲。</p>
“这个高尚,有时确实自以为是!”田承嗣说道,“这小子目空一切,为求功名甚至可以对他老母不闻不问,任由其四处乞食!唉!兄弟不要见怪!自从离开长安,他就脾气大变!唉,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他如此质问你,可能是忧心安大人的安危吧,现在杨国忠一干人与大人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大人有反叛之心,想把大人弄成第二个王忠嗣,形势委实艰险……。安大人若有什么不测,我等一干亲信,掉了脑袋都说不定!还谈什么仕途!什么建功立业!”</p>
“杨国忠和安大人势同水火?不是吧?”李天郎讶然道,“方才我还看见杨国忠和安大人携手共入朝堂,互以兄弟相称,亲热得很呀!”</p>
“所以高尚说天威难测,朝野诡异……。不说这个了,朝廷的事,与我等武将何干!只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安大人受一帮宵小陷害!”</p>
李天郎突然想起在朝堂龙尾道上,安禄山南北睥睨,久久不去,怀恋气吞之野心,昭然若揭,全然一方枭雄,不似忠心护国之人。.,16.n.但听田承嗣如此说来,又不好妄加说项,只有抱拳道:“师兄不必多言,小弟心下明白!小弟祝师兄早rì飞黄腾达,得偿所愿!”</p>
“彼此!彼此!你大师兄郭子仪天宝元年即中武举,后做左卫长史,因屡立战功,平步青云。如今已经官拜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可是风光得很那!师尊再三严令,不得泄露其名讳,让方家弟子,名不见经传!呵呵,不知道最后我们师兄弟三人,谁能成为师尊他老人家最得意的衣钵传人!”</p>
“师兄言重了!两位师兄都是人杰,小弟……。”正说间,回廊那头出现了安禄山庞大地身影,两人都住了口。</p>
“师兄且去!后会有期!”</p>
“明rì我就要随安大人返回涿州,没想到我兄弟二人仅此匆匆一面,居然连杯水酒都没共饮一杯!实为憾事!”田承嗣叹口气,握住李天郎手摇了两摇,“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唉!”师兄弟默默拱手道别。李天郎闪在一边,让安禄山一干人趾高气扬地从身边走过。那叫高尚的人在安禄山耳边低语几句,那肥壮的脑袋转向李天郎方向转了转。漫不经心地停留片刻,又自顾走了开去。跟在他后面的田承嗣走了一阵,又回头冲目送的李天郎挥挥手。两人不约而同地在心里道声:兄弟珍重!</p>
“宣李天郎进殿!”长长地吆喝声,有领路的小太监匆匆过来。李天郎整整衣襟。一步步走向大殿,大门边几个太监交头接耳,不时拿眼睛瞟将过来,隐隐听得“此人是谁?”“皇上怎会亲自召见此等小吏?”“奇怪!奇怪!”</p>
一迈进殿门,李天郎便利落地跪下。行朝臣之礼,甚至没有来得及看清楚高坐龙椅的皇帝长什么摸样。“臣安西果毅李天郎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p>
很久没有声音,李天郎心中一紧,汗水瞬间沁透腋下,他不敢抬头,只有保持伏地叩拜地姿势一动不动。</p>
李隆基已经分别召见了高仙芝、安禄山等重臣和几个外国使节,李天郎是他今天在延英殿召见地最后一个人,也是官职最小地一个,但却是他最想见的一个。七年前。他驾巡弘文馆,只远远望过李天郎一次,还是同行地李林甫指点出来的。所以如今对李天郎地摸样,李隆基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不过他实在很想见见这个特殊地皇亲。这个玄武门建成之后……。有好奇,也有难言的恻隐。更有挥之不去地惆怅……。对李天郎,他曾转过很多念头,杀之?释之?囚之?不一而足,当初一念之慈放了这个忤逆之后,让他去安西自生自灭,以为再也见不到了,没想到他如此命韧,如今能活生生跪在自己面前。</p>
朕是天子!一手创下开元盛世的唐明皇,而你,李天郎,却还是个充军的戍人。老天翻云覆雨,就是这么戏弄人间的,即使你的先祖登得大极,恐怕你也未见得会得到上天青睐!皇室宫闱的血雨腥风,勾心斗角,轻易就可以将你化为齑粉……。武德九年的玄武门,既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什么时候又会开始,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幂幂之中,自有天意。朕地玄武门,是东都洛阳宫城玄武门,两个玄武门成就的都是不可一世的帝王!而你,李天郎,你这个忤逆之后,建成仅存地后裔,仍旧游离在宫闱之外的皇室嫡传,还有飞翔与玄武门地心吗?还能让你有飞翔地翅膀吗?</p>
凝神注视看着跪拜不动的李天郎,李隆基竟然一时神滞,半天没有做声。高力士斜眼看见,轻轻唤道:“皇上,皇上。”</p>
李隆基吐出一口气,双手一拢,终于开口说道:“平身!”</p>
李天郎这才抬起头来,看见了正对大门朝阳地玄宗皇帝,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这位身着龙袍的叔辈皇帝。</p>
“李天郎,上前来!”</p>
高力士再次看看皇帝,皇帝正专注地看着李天郎上前几步,在阶下腾地跪倒,好大的劲,也不怕断了膝盖!呵呵,小子倒很识相,看你下面怎么办。高力士转头再看李天郎,和八年前相比,可是沧桑了许多,当初锋芒逼人的锐气似乎已经荡然无存,黑红的脸膛隐约可见沙场艰辛的磨砺,下巴处的那道伤痕,将原本器宇轩昂的面部线条粗暴地扯断了……。乍看上去,李天朗和那些戍边人没有什么两样。</p>
“李天郎,抬起头来!”</p>
李隆基的目光从高处罩落下来,印在李天郎的脸上,李天郎感觉到了老者的温暖慈祥,也看到了眼光里闪动的猜疑和犹豫……。玄宗皇帝保养得极好,六十多岁也未显老态,眉宇间既然有飘逸之仙气流动,穷奢极yù,纵情声sè的唐明皇,倒真的不似面sè虚浮的昏庸酒sè之君。但与年轻时的画像相比,也少了许多飞扬的神韵,此时的唐明皇,更象一位颐养天年的老官家。李天郎心里不知不觉生出一丝亲近,他也是自己的亲人啊!但却是如此遥远,不!李天郎jǐng告自己,将莫名的亲切掐断,别忘了自己是一介武夫李天郎,只是大唐的普通子民,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而现在只是自己受皇上青睐。特破例召见,皇恩浩荡……。</p>
有翻书的哗哗声,李隆基收回目光浏览了一下李林甫特地为李天郎专拟的奏折。里面不仅详述了李天郎八年来地经历,还有三条不同的处置意见。“李天郎。你可知朕为何要见你?”</p>
“小臣不知。”</p>
回答很简短,也很老实,既不恭维,也不解释,说明充分了解自己的处境。全凭皇帝做主。</p>
“你是大唐边塞军将,又连立大功,朕历来惜才,赏罚分明,见你一见,也是常理!”李隆基将奏折重新合上,“此其一也!”</p>
高力士瞅瞅静听圣喻地李天郎,嘴角浮出一道旁人不易察觉的微笑。</p>
“安西虽远,但仍为我大唐之土。丝绸重道直通天子侧畔,皇权森然,与长安无异!”听清楚了。不管你在哪里,都在我掌心之中!“望你忠勇为国。竭力戍边。尽显我大唐威仪,朕封你为骁骑卫将军。永镇西域,直至-----”永远别再回来!永远!李隆基加重了语气,“埋骨葱岭!此次觐见,空前绝后!这就是朕容你见面地第二个原因,个中深意,你可明了?”</p>
埋骨葱岭!空前绝后!</p>
李天郎凛然一沉,天那,意味着永别中原!永离扶桑!</p>
但是,依然享有zì yóu!依旧可以放马西域!李天郎随之如释重负,天意啊,天意,他重重地叩首,低声应道:“臣谢主隆恩!”</p>
“安西虽苦寒,但也是你最好的归宿……,”玄宗的声音低沉柔和下来,“中原虽大,却也未必是容身之处……,退下吧,参加盛宴后就随高仙芝回安西,自己饮一杯长安的饯行酒吧!去吧!去吧!”李隆基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趁朕还没有改变主意!”</p>
再次抬头望见高高在上地皇帝,李天郎心头一片湿润,从此我将从你的记忆力消失,再也不来烦你了!一种说不出的亲醇情感使李天郎再次重重叩首,声音哽咽:“臣去了!陛下珍重!祝我皇万寿无疆!”</p>
“你快去罢!”李隆基挥挥手,语气显得十分倦怠,“好自为之!”</p>
李天郎缓缓退下,看着李天郎委靡的后背,玄宗自言自语地说:“这般处置,可否?”“陛下仁之明之,李天郎即当领会,唉!奴才也没想到陛下会放他回安西…….。”高力士搭上了话,“陛下苦心竭虑,宽广胸怀,旷古绝伦!老奴真心拜服!李天郎当认陛下为再生父母……。”</p>
“罢了!告诉高仙芝,李天郎此回安西,足不得越陇西半步!违者死罪!”</p>
“老奴领旨!”</p>
“不仅如此,朕所见所闻,不得再有李天郎其人其名,违者亦死罪!”</p>
李天郎被小太监带回到麟德殿宴会场地时,神情颇为恍惚。原以为会惊心动魄的面圣会是这么淡然,皇帝的话不多,自己的话更少,既没觉得杀机重重,也没感到诡异莫测,倒似最平常的觐见一般。但是这反而使李天郎产生一种梦游的感觉,他使劲拧拧自己地手,是真的,不是在梦里,自己又有惊无险地趟过了一道生命转折点上的激流……。</p>
上天地意志?</p>
皇帝的一时仁慈?</p>
还是先祖yīn魂地庇佑?</p>
张达恭打消了探询李天郎面圣情况地打算,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管好坏,都把磐石将军折腾得够戗。罢了,罢了,平安就好!</p>
“高大人在上面去了,嘿嘿,官衔高么!”张达恭说话间递给李天郎一杯酒,“定定神吧,这宫里地御液琼浆,是比安西的烧刀子强啊!”</p>
李天郎接过酒杯,这才醒过神来四下张望。</p>
好盛大的场面啊!</p>
数千名文武百官番国使节济济一堂,各按官衔高低分层落座,不同的语言和服饰犹如天盛开的百花,一起在冬rì里盛放。每个条桌上都摆满了珍馐果品,jīng制的酒具里盛满了美酒,司礼太监和宫女们分队伺候,随时为宾客斟酒送菜。太常寺阵容浩大的演出队伍已经在沿麟德殿阶梯展开的上下两个舞台左右预备停当,两道由绣花彩绸围成的后台在阳光下发出五sè斑斓地光晕。俊男美女们艳丽的衣装点缀在环卫大殿的禁军旗仗间,将整个麟德殿装扮成一座五彩缤纷地巨大花山。</p>
艳阳高照,吉时已到。</p>
微风中。有冰雪清凉的气息,一阵若有若无地缶钟之声。似乎是从半空里洒落下来。</p>
两队身着豹皮坎肩的大汉整齐地迈步走到那一百面犀皮大鼓前,尽管是数九隆冬,但这一百名大汉都是**着半身,露出一身筋骨凸现肌肉。树立在鼓架上的犀皮大鼓,每面就有半人多高。鼓面绘满澡锦花纹,皆为jīng制的上品。要想擂动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足够地力量和技巧是绝对办不到的,怪不得那些擂鼓的壮汉不怕冷,恐怕呆会还要大汗淋漓呢!</p>
麟德殿顶出现了黄罗伞盖和天子仪仗,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十名大嗓门的太监扯直了嗓子大喊:“大唐皇帝驾到!”</p>
“咚!“咚咚咚!”</p>
鼓声炸响。</p>
百面大鼓齐声雷动,两百个沉重的鼓槌敲击出同一个节奏,鼓声由缓而急。震动宫阙。文武百官应声下拜,执金吾皂旗一挥,禁军士兵合着鼓声以枪墩地。齐呼万岁,引得百官也同声欢呼。震耳yù聋的万岁声使积雪为之冰裂。栖鸟为之惶飞,旭rì为之失sè。任何人都不能不被这样摄人心魄的场面所感染。所震撼!包括上座的安禄山,也包括下坐的李天郎。</p>
李天郎诚心诚意地跪拜在地,和众官一起山呼万岁。这就是大唐啊,巍巍大唐!</p>
待唐明皇和杨贵妃坐定,鼓声嘎然而止,百官也平身重新落座。</p>
大司仪手捧诏书,朗声念了一通,无非是敬天祈福,皇恩浩荡之类。待他念完,鼓声又起,乐工们也随鼓击槌而歌,大鼓声声,如怒涛排堑,山崩地裂,气势磅礴。</p>
“呵呵,要是军中有此大鼓,冲锋陷阵势必畅快淋漓!”张达恭叹道,“金鼓神韵,此天下第一也!”</p>
李天郎点点头,武威军中虽也有战鼓百面,但实在敲不出如此惊天动地地气势。所谓金戈铁马,没有战鼓齐鸣,何来气冲斗牛!</p>
鼓乐未毕,则闻丝竹声声,这是太常寺的雅乐合奏,由太常卿亲自率领,各器件排列成队,鼓笛齐奏。以十部乐的“燕乐”开始,清商乐、西凉乐、高丽乐、疏勒乐、龟兹乐、康国乐、高昌乐、燕后乐等各显神通,依次演奏。不管是汉魏以来中土地传统乐器瑟、琴、筝,还是当今流行的筚篥、横笛、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以及各种花sè繁多地鼓、铜钱、响板均由数十名乐工一起奏响。刚被激扬震荡地金鼓抛上云霄的众人又再次被飘飘仙乐弄得心旌神摇,如痴如醉。</p>
乐声刚毕,麟德殿瞬间鸦雀无声,须弥,喝彩之声响彻阙下。</p>
一声娇喝。</p>
丝竹又起,立部伎、坐部伎地乐舞依次出场,彩袖飞舞,锦带飘飘。</p>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昔rì昔时经此地,看来看去渐成川,歌台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莫言波上云少,只为从龙直上天!”</p>
十二位头戴芙蓉冠的舞伎想是坐部jīng华,将开篇一曲《龙池乐》演绎得美仑美奂,众人无不如沐风,暖意洋洋。</p>
紧接着,玉笛声中,《紫云回》余音缭绕,清响飘逸;胡琴悠悠,《凌波曲》婉转淡雅,渗人心脾;琵琶铮铮,《秋风高》云天澄澈,凉风习习;最后羯鼓长笛相合,五十名少女齐舞《光好》,把个艳阳天衬得娇艳yù滴,意盎然,酒酣耳热的百官们采声震天。</p>
“这些名曲,皆是吾皇所做,当真绝妙无双,世间少有!”旁边一桌文官中有jīng通音律者,立时现场说起书来,将明皇梦得《紫云回》,龙女拜索《凌波曲》等典故娓娓道来,听得众人两眼发直,连称仙缘。</p>
尽管对音乐不是太熟悉。但李天郎和张达恭还是一次又一次被jīng湛的表演所感染,不由自主融入其间,忘记了所有的烦琐杂事。倾心于美妙的音乐中。</p>
稍事休息,高处的小舞台施施然走上三个人。</p>
有眼尖地人叫道:“是乃李氏兄弟!三人齐出。必为渭川曲也!”</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