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三节:话说灰鸽把阿房宫园区管理权交给赵高之后,一身轻松。可古往今来,每每历史都有相似的一幕,好心情总是不长久,看小罗雄发猛气冲长缨,渐离悲壮唱高声,他还有饮饯易水哀风逝,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情节。灰鸽心里琢磨,这些人总是想刺秦王,阿房宫千花万草都是我灰鸽的。你们总是想夺人所爱。我得赶紧离开这里,以防有变。</p>

赵高懂得灰鸽。在宫廷宴上他对刘教授的骗术察觉到了。不过他心想,要想揭穿骗子,就得穿《安徒生童话》里皇帝的新衣。看来人类的活动,真就在童话的世界里。可我还是希望灰鸽一行出走,好尽快的在阿房宫指鹿为马。他随口朗声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给灰鸽听:</p>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p>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p>

道一声珍重</p>

那里有甜蜜的忧愁</p>

灰鸽说:"行了,行了,我们还是走吧!皇帝不急太监急。"接着又嘱咐赵高几句不说也行的话,大家洒泪而别。</p>

赵高在灰鸽们走后,心里空牢牢的。然而他不愧为历史上著名的阴谋家,他要作的就是策划中国经济社会里的阴谋之最,中国第一个赴香港招商的房地产项目,一度被誉为"第一别墅"的一朵带刺的玫瑰。</p>

就是这朵玫瑰,让几个心雄万夫的奇男子黯然神伤,败走麦城。赵高的结局却由当初的背后推手到烘托出第一个阿房宫旅游度假村。</p>

199年1月5日,在当时还十分冷清偏僻的阿房宫东边的一块地,一块硕大的公司招牌挂出来了: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此刻,笑容满面地站在它边上的,是一个叫长鸣的中年男人。</p>

这时,长鸣的身份是当时十分受宠的"港商",然而他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1984年前后,一位叫章光的温州人发明了一种中药成分的生发剂"章光101",由于效果显著,很快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广受欢迎。当年就有不少人靠当"章光101"的代理商而一夜暴富,长鸣和后来买了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跑车的李晓华等人便是其中的几位。他通过钻营结识了章光,成为了日本市场的总代理商,在短短的一两年里,他就摇身进入当时在国内还属凤毛麟角的"百万富翁俱乐部"行列。</p>

自此,长鸣频繁穿梭于京港之间,成为两地商务交易的大红人。就在玫瑰园成立的这一年,香港举办第一届投资贸易洽谈会,长鸣自然充当了牵线接待的中间人,他在香港盛情款待京市要员,时任市政府高官后因受贿锒铛入狱的铁英便成为长鸣盛筵中的首席座上宾,他送给铁英的大量礼物中仅两块劳力士总统型手表便价值15.万元,相当于当时铁英15年的工资。</p>

长鸣出手之豪爽可见一斑,当然他也得到了铁英更为豪爽的回报。199年前后,盛京房地产业遽然升温。精明的长鸣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发财机遇。很快,他击败众多竞争者,抢到了这块地。此地地平天旷,风景宜人,非常适合建造高档别墅区。更吸引人的是,这里与清两陵地脉相连,是一块众所周知的风水宝地。</p>

玫瑰园经政府批准兴建,由长鸣的香港飞达公司跟赵高成立的阿房宫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合资开发。玫瑰园占地49.9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别墅800余套,每套售价00万元以上。这一项目宛如芙蓉出水,咋一开盘就被誉为"第一别墅"。长鸣由此成为新闻焦点人物。</p>

长鸣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认认真真地造别墅,他无非是拿玫瑰园设了一个局,企图炒一把楼花圈一笔钱就溜之大吉。事实也似乎正是这样,玫瑰园自轰轰烈烈地开盘以后,便没有真正地破土动工过,长鸣雇美国规划师拿出了一套十分精致豪华的规划图和别墅设计图,然后频繁地刊登广告,四处招商。他像一个诡谲的猎人,把一块天大的馅饼挂在半空中,等着猎物自己撞上门来。</p>

果然,猎物很快就来了。邓智仁是俊杰如云的香港楼市中的一个"神奇小子"。最初他借款1.万港币,办起了包括他在内只有三个人的小小的利达行。到1990年,利达行一跃而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代理公司,雇员超过500人。此时,小平南方视察的春风也刮到了香江,邓智仁顿时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俯瞰京城,以那独特而高远的专家目光,一眼就瞄上了玫瑰园。</p>

又是那么的巧合,玫瑰园的主人竟是他的香港客户,两位都梦想成为李嘉诚的男人就这样坐在了一起。邓智仁以香港利达行40%的股权作抵押,通过4家公司集资1亿港币,首期动用6000万港币,以投资的形式购买了北京玫瑰园万多平方米的别墅,并借此成为该项目的销售总代理。</p>

邓智仁推销玫瑰园的第一招是"围魏救赵":先推销盛京,再推销玫瑰园。他挟资1000万元,先后组团赴香港、美国、韩国推介盛京,凭借其娴熟的营销技巧和人缘,玫瑰园一开盘就卖出了80套。</p>

开局的第一碗开胃羹实在是太鲜美了。邓智仁认定这就是他苦觅已久的大金山,是他成为"李嘉诚第二"的开山之作。就在这时,发生了长鸣挪用首批购房款的大丑闻。邓智仁处心积虑,步步进逼,通过一连串的股权转让最终以8000万港币冲抵债务整体收购玫瑰园的开发权。长鸣空手套白狼,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1994年初,欠下巨额债务、心态失衡的长鸣在家命归西天,有传是吸毒过量,有传是自杀身亡。</p>

【小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大家可以试试,www.mimiread.com】</p>

在法人、董事长的宝座上还没坐暖屁股,邓智仁就突然发现,长鸣提供给他的许多批文竟多处违规。也就是说,玫瑰园的合法地位尚有待重新确立。这显然是最让邓智仁大吃一惊的事,在京城,没根没底的他很快掉进了跑批文、走关系的恼人漩涡中。</p>

邓智仁大叹苦经:"接过来以后,很多烂事都落在我身上,跑批文,清烂账,搞得我焦头烂额,这些实在不是我的专长。"他处心积虑花8000万港币买来的可能是一张大"贼船"的船票。</p>

他一面要支付源源不断的工程建设款,一面要缴清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深陷玫瑰园的邓智仁欲哭无泪。此时长鸣已魂归西天,他想要掐人的脖子都不知道该找谁了。</p>

1994年底到1995年上半年,盛京房地产市场滑入空前低谷。邓智仁纵有天大本事也无力回天,玫瑰园的销售陷入停顿。</p>

1997年月,在多方股权转让无果的情况下,精疲力竭的邓智仁终于下定决心从已经整整纠缠了他4年之久的玫瑰园噩梦中逃出。香港金时有限公司老板陆苍成为下一个玫瑰园主人。他入主条件之低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替邓智仁还清数百万港币欠款及送给邓智仁5套别墅。邓智仁将偌大一座玫瑰园及盛京利达公司几乎白送给了陆苍,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玫瑰园所欠下的"天文"债务:6.5亿元。</p>

陆苍显然是另一个梦想在玫瑰园里攫到黄金的冒险家。在他看来,尽管玫瑰园债台高筑,但每平方米00元的土地出让成本,其潜在升值空间十分诱人。</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